大綱變化情況
1.改變:2004年大綱第二節“3.了解系統安全理論”更改為2005年大綱第二節“ 3.熟悉事故致因理論;”
本講要點
1 . 事故、事故隱患、危險、重大危險源等分類原則;
2 .安全、本質安全、安全生產管理等基本要求。
3.安全生產管理的原理與原則;
4.事故致因理論;
5.事故預防原理與基本原則。
6.我國安全生產管理方針及其含義
第一節 安全生產管理基本概念
一、安全生產、勞動保護與職業安全衛生
(一)安全生產
安全生產是為了使生產過程在符合物質條件和工作秩序下進行,防止發生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等生產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險、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與健康、設備和設施免受損壞、環境免遭破壞的總稱。
(二)勞動保護
勞動保護是依靠科學技術和管理,采取技術措施和管理措施,消除生產過程中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的不良環境、不安全設備和設施、不安全環境、不安全場所和不安全行為,防止傷亡事故和職業危害,保障勞動者在生產過程中的安全與健康的總稱。
(三)職業安全衛生
職業安全衛生是安全生產、勞動保護和職業衛生的統稱。它是以保障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的安全和健康為目的的工作領域,以及在法律法規、技術、設備與設施、組織制度、管理機制、宣傳教育等方面的所有措施、活動和事物。目前,職業安全衛生與勞動安全衛生可以作為同義詞使用。
二、事故、事故隱患、危險、危險源與重大危險源
(一)事故
在生產過程中,事故是指造成人員死亡、傷害、職業病、財產損失或其他損失的意外事件。
事故的分類方法有很多種,我國在工傷事故統計中,按照導致事故發生的原因,將工傷事故分為20類,分別為物體打擊、車輛傷害、機械傷害、起重傷害、觸電、淹溺、灼燙、火災、高處墜落、坍塌、冒頂片幫、透水、放炮、瓦斯爆炸、火藥爆炸、鍋爐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及其他傷害等。
(二)事故隱患
事故隱患泛指生產系統中可導致事故發生的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和管理上的缺陷。
考慮事故起因,可將事故隱患歸納為21類,即火災、爆炸、中毒和窒息、水害、坍塌、滑坡、泄漏、腐蝕、觸電、墜落、機械傷害、煤與瓦斯突出、公路設施傷害、公路車輛傷害、鐵路設施傷害、鐵路車輛傷害、水上運輸傷害、港口碼頭傷害、空中運輸傷害、航空港傷害、其他類隱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