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故障假設分析方法(What…If,WI)
故障假設分析方法是一種對系統工藝過程或操作過程的創造性分析方法。它一般要求評價人員用“What…If”作為開頭對有關問題進行考慮,任何與工藝安全有關或與之不太相關的問題都可提出并加以討論。通常,將所有的問題都記錄下來,然后分門別類進行討論。所提出的問題要考慮到任何與裝置有關的不正常的生產條件,而不僅僅是設備故障或工藝參數變化。
故障假設分析方法比較簡單,評價結果一般以表格形式表示,主要內容有:提出的問題、回答可能的后果、降低或消除危險性的安全措施。
(五)危險和可操作性研究(}lazard and()perabillty Study,}tAZ()P)
危險和可操作性研究是一種定性的安全評價方法。它的基本過程是以關鍵詞為引導,找出過程中工藝狀態的變化(即偏差),然后分析找出偏差的原因、后果及可采取的對策。其側重點是工藝部分或操作步驟各種具體值。
危險和可操作性研究方法所基于的原理是,背景各異的專家們若在一起工作,就能夠在創造性、系統性和風格上互相影響和啟發,能夠發現和鑒別更多的問題,這樣做要比他們獨立工作并分別提供結果更為有效。
危險和可操作性研究方法可按分析的準備、完成分析和編制分析結果報告3個步驟來完成。其本質就是通過系列會議對工藝流程圖和操作規程進行分析,由各種專業人員按照規定的方法對偏離設計的工藝條件進行過程危險和可操作性研究。鑒于此,雖然某一個人也可能單獨使用危險與可操作性研究方法,但這絕不能稱為危險和可操作性研究。所以,危險和可操作性研究方法與其他安全評價方法的明顯不同之處是,其他方法可由某人單獨使用,而危險和可操作性分析則必須由一個多方面的、專業的、熟練的人員組成的小組來完成。
(六)故障類型和影響分析(Failure Mode Effect:s Analysis,FMEA。)
故障類型和影響分析是系統安全工程的一種方法,根據系統可以劃分為子系統、設備和元件的特點,按實際需要將系統進行分割,然后分析各自可能發生的故障類型及其產生的影響,以便采取相應的對策,提高系統的安全可靠性。
故障類型和影響分析的目的是辨識單一設備和系統的故障模式及每種故障模式對系統或裝置的影響。故障類型和影響分析的步驟為:明確系統本身的情況,確定分析程度和水平,繪制系統圖和可靠性框圖,列出所有的故障類型并選出對系統有影響的故障類型,理出造成故障的原因。在故障類型和影響分析中不直接確定人的影響因素,但像人失誤、誤操作等影響通常作為一個設備故障模式表示出來。
FMEA的分析步驟如下:
(1)確定分析對象系統。根據分析詳細程度的需要,查明組成系統的元素(子系統或單元)及其功能。
(2)分析元素故障類型和產生原因。由熟悉情況、有豐富經驗的人員依據經驗和有關的故障資料分析、討論可能產生的故障類型和原因。
(3)研究故障類型的影響。研究、分析元素故障對相鄰元素、鄰近系統和整個系統的影響。
(4)填寫故障類型和影響分析表格。將分析的結果填入預先準備好的表格,可以簡潔明了地顯示全部分析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