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判斷題
1.銀行資產的流動性風險是指銀行過去籌集的資金特別是存款資金由于內外因素的變化使其發生不規則波動,對其產生沖擊并引發相關損失的可能性。()
2.國家風險通常是由債權人所在國家的行為引起的,超出了債權人的控制范圍。()
3.銀行通常將聲譽風險看作是對市場價值最大的威脅。()
4.法律風險包括且僅包括因監管措施和解決民商事爭議而支付罰款、罰金或者進行懲罰性賠償所導致的風險敞口。
5.商業銀行要建立和保持書面程序,以持續對各類風險進行有效的識別與評估。在此基礎上,銀行將確定風險是否可接受,在風險可接受時,要制定詳細的內部控制方案,其中要規定控制風險的相關職責與權限,以及控制風險的策略、方法、資源需求和時限要求。
6.資本盈利能力是影響高負債經營的銀行業穩定性的直接因素。
7.資本是風險的第一承擔者,因而也是風險管理最根本的動力來源。
8.現代銀行的風險管理體系中,風險管理作為自上而下的過程,都是由代表資本的股東大會推動并承擔最終責任的。
9.混合資本債券對銀行收益和凈資產的請求權次于長期次級債務、其他債務及股權投資。
10.經中國銀監會認可,商業銀行發行的長期次級債務工具均可列入附屬資本。
11.在降低風險加權總資產方面,由于縮小資產總規模能起到立竽見影的效果,因此,在需要時,銀行會主動采用這種方法。
12.商業銀行提高資本充足率往往可以“雙管齊下”,同時采取分子對策和分母對策,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綜合性方法是銀行并購。
13.銀行金融創新應以產品為中心,以盈利為導向。()
14.銀行開展創新業務時,要嚴格界定和區分銀行資產和客戶資產,進行有效的風險隔離管理,對客戶的資產進行充分保護。
15.“買者自負”的原則主要指金融投資者要加強自我教育,充分認識金融產品與市場中蘊涵的風險,對自己的投資決策負責,而產品提供方對買方的購買行為不負有任何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