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粹自保公司:自保公司只為自己的母公司或母公司的其它子公司提供保險。
自保公司:大型公司讓一個全資的子公司來支付損失,這個子公司稱為自保公司。
組合型保單:作為對分別購買財產、責任及員工賠償保險的替代,保險公司可以通過一張保單承保這三類風險。
保險連接型證券:通過發行基于保險風險的證券,用資本市場上的投資者代替傳統風險承擔者如再保險公司,將保險風險轉移到資本市場。
衍生工具:是指從基礎的交易標的物衍生出來的交易工具。
遠期合約:是買賣雙方同意以現在所確定的價格,在未來某時刻買進或賣出一定數量資產的合約。一般而言,它不在正式的交易所內交易。
期貨:期貨合約是買方和賣方的一個協議,雙方同意在未來某一指定日期以事先商定的價格買入或賣出某種資產。
期權:一種選擇權,它賦予持有者在將來某個約定時間或在此之前以約定價格買進(賣出)一定數量基礎資產的權利的金融合同。
互換: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當事人按照商定的條件,在約定的時期內,交換不同金融工具的一系列現金流(支付款項或收入款項)的合約。
利率互換:是指雙方同意在未來的一定期限內根據同種貨幣的同樣的名義本金交換現金流,其中一方的現金根據浮動利率計算,而另一方的現金流根據固定利率計算。
貨幣互換:是指將一種貨幣的本金和固定利息與另一貨幣的等價本金和固定利息進行交換買入期權合約:購買買權合約的一方只有當基礎資產的價格超過一定閥值后才能得到正的收益。閥值稱為執行價格。
期權價格:為了購買一個期權所需付出的費用(保險費)。
賣出期權:購買賣出期權合約的一方只有在基礎資產的價值跌落到執行價格之下時才能獲得正收益。
互換:是指合約雙方互相交換一定期限內一定間隔的一系列現金流。
互換合約:相當于一連串的遠期合約,它并不是在合約的到期日獲得一次收益,而是隨著時間進展獲得一連串的收益。
風險管理決策:根據風險管理目標,在風險識別和衡量的基礎上,合理地選擇風險處理技術和手段,進而制定風險管理整體方案和行動措施。
損失期望值決策法:以每種風險管理方案的損失期望值作為決策的依據,選擇損失期望值最小的風險處理方案。
風險損失矩陣:用來反映特定風險在多種處理方案下的損失額和費用額的一種矩形數據表。
憂慮因素模式:試圖將決策者對各行動方案是否能達到預期心理目標所產生的擔心和憂慮,以貨幣價值進行考量,并據此對損失期望值最小法下的決策結果作出修正。
憂慮價值:對憂慮進行考量的貨幣價值。
效用:由于擁有或使用某物而產生的心理上的滿意或滿足程度。
效用理論:認為人們的經濟行為的目的是為了從增加的貨幣量中取得最大的滿足程度,而不僅僅是為了得到最大的貨幣數量。
內部收益率:也稱為內部報酬率,是凈現值等于零的收益率。
盈利能力指數:每年現金流入量的現值之和與每年現金流出量現值之和的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