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方便考生備考,學霸君總結了2020年銀行從業《風險管理》高頻考點,希望能為備考的考生提供一些幫助,取得優異成績,具體高頻考點匯總如下,請收藏!
1、商業銀行流動性監管指標
(1)流動性覆蓋率=優質流動性資產儲備/未來30 日凈現金流出量×100%
該指標不得低于100%。流動性覆蓋率主要監控的是銀行短期的流動性風險。
(2)凈穩定資金比例=可用的穩定資金/所需的穩定資金×100 %
凈穩定資金比例主要關注長期流動性風險。該指標應當不低于100%。可用的穩定資金是指在持續壓力情況下,能確保在1年內都可以作為穩定資金來源的權益類和負債類資金。所需的穩定資金等于商業銀行各類資產或表外風險暴露項目與相應的穩定資金需求系數成績之和,穩定資金需求系數是指各類資產或表外風險暴露項目需要由穩定資金支持的價值占比。
(3)存貸比=各項貸款余額/各項存款余額× 100%
該指標不應超過75%。
(4)流動性比例=流動性資產余額/流動性負債余額× 100%
該指標不應低于25%。
2、流動性比率/指標法的評價
流動性比率/指標法的優點是簡單實用,有助于理解當前和過去的流動性
狀況;缺點是其屬于靜態分析,無法對未來特定時段內的流動性進行評估。應當注意的是,不同商業銀行的歷史沿革、規模大小、管理能力、業務專長及獲取流動性的途徑和能力各不相同,運用流動性比率/指標法時,不能簡單地根據一項或幾項比率/指標就對商業銀行的流動性狀況和變化趨勢作出評估和判斷,必須綜合考量各種內外部因素、參考多種比率/指標并輔以其他評估方法,才能對商業銀行的流動性作出客觀評估。
3、流動性風險監測/預警
商業銀行應當定期對自身的資產負債期限錯配情況、負債的多元化和穩定程度、優質流動性資產儲備、重要幣種流動性風險狀況以及市場流動性等方面,適時進行分析和監測。除了要滿足外部監管機構對流動性的硬性要求之外,如果其他重要指標超出了預先設定的合理范圍且處置不當,也可能導致流動性風險惡化,甚至引發流動性危機。
流動性風險在發生之前,通常會表現為各種內、外部指標/信號的明顯變化,隨時關注并監測這些預警信號的變化和發展趨勢,有助于商業銀行及早發現并糾正導致流動性風險的錯誤行為/交易,適時采取正確的風險控制方法。
(1)內部預警信號主要包括商業銀行內部有關風險水平、盈利能力、資產質量,以及其他可能對流動性產生中長期影響的指標變化。
(2)外部預警信號主要包括第三方評級、所發行的有價證券的市場表現等指標的變化。
(3)融資預警信號主要包括商業銀行的負債穩定性和融資能力的變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