貸前調查
■了解貸前調查的方法
■理解貸前調查的內容
貸前調查是貸款決策的基本組成部分,客戶經理必須花費相當的時間和精力,通過現場調研和其他渠道進行嚴格而詳細的貸前調查,獲取、核實、研究與貸款有關的經濟信息,以確保貸款具有必要的基礎和條件。
貸前調查的方法
在進行貸前調查的過程中,有大量信息可供業務人員選擇。業務人員應當利用科學、實用的調查方法,通過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調查手段,分析銀行可承受的風險,為貸款決策提供重要依據。
1.現場調研
由于現場調研可獲得對企業最直觀的了解,因此現場調研成為貸前調查中最常用、最重要的一種方法,同時也是在一般情況下必須采用的方法。開展現場調研工作通常包括現場會談和實地考察兩個方面。
現場會談時,應當約見盡可能多的、不同層次的成員,包括行政部門、財務部門、市場部門、生產部門及銷售部門的主管,因為這些部門在企業的經營中都發揮著重要作用,通過會談可以獲取許多重要信息。會談應側重了解其關于企業經營戰略和發展的思路、企業內部的管理情況,從而獲取對借款人及其高層管理人員的感性認識。
實地考察時,業務人員必須親自參觀客戶的生產經營場所,親眼目測公司的廠房、庫存、用水量、用電量、設備或生產流水線。實地考察應側重調查公司的生產設備運轉情況、實際生產能力、產品結構情況、訂單、應收賬款和存貨周轉情況、固定資產維護情況、周圍環境狀況等。在完成現場調研工作后,業務人員應及時寫出現場工作檢查報告,為下一步評估工作做好準備。
2.非現場調查
①搜尋調查
搜尋調查指通過各種媒介物搜尋有價值的資料開展調查。這些媒介物包括:有助于貸前調查的雜志、書籍、期刊、互聯網資料、官方記錄等。搜尋調查應注意信息渠道的權威性、可靠性和全面性。
②委托調查
委托調查可通過中介機構或銀行自身網絡開展調查。
③其他方法
業務人員可通過接觸客戶的關聯企業、競爭對手或個人獲取有價值信息,還可通過行業協會(商會),政府的職能管理部門(如工商局、稅務機關、公安部門等機構)了解客戶的真實情況。
信貸業務人員應避免過分輕信借款人提供的有關信息,或者被實地考察中的假象所迷惑。在實務操作中,建議采用突擊檢查方式進行現場調研,同時可通過其他調查方法對考察結果加以證實。只有將現場調研的成果與其他渠道獲取的信息有效地結合起來,才能為貸前調查工作提供一個堅實的基礎。
貸前調查的內容
貸前調查是銀行受理借款人申請后,對借款人的信用等級以及借款的合法性、安全性、盈利性等情況進行調查,核實抵(質)押物、保證人情況,測定貸款風險度的過程。貸前調查是銀行發放貸款前最重要的一環,也是貸款發放后能否如數按期收回的關鍵。
貸前調查的主要對象就是借款人、保證人、抵(質)押人、抵(質)押物等。業務人員在開展貸前調查工作時,應圍繞這些具體對象從以下方面入手進行全面調查,特別是對貸款合法合規性、安全性和效益性等方面進行調查。
1.貸款合規性調查
貸款的合規性是指銀行業務人員對借款人和擔保人的資格合乎法律和監管要求的行為進行調查、認定。調查的內容應包括:
(1)認定借款人、擔保人合法主體資格。公司業務人員應仔細核查借款人的法人資格、借款資格、營業執照的有效期、真實性及當年是否辦理了年檢手續、貸款卡的有效期及當年是否辦理了年審手續以及近期是否發生內容變更、名稱變更、注銷、作廢等情況(可通過銀行信貸登記咨詢系統查詢借款人的有關信息)。
(2)認定借款人、擔保人的法定代表人、授權委托人、法人公章、簽名的真實性和有效性,并依據授權委托書所載明的代理事項、權限、期限認定授權委托人是否具有簽署法律文件的資格、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