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風險的概念及其產生
在現實中,投資和經營任何一個行業都存在風險,因為行業是組成國民經濟的基本元素,它不但會受到企業自身規模效益、生產經營管理水平、現金流量和資金成本以及產業發展周期和市場需求等行業內部因素的制約,還會受到國民經濟、外部經濟、國家政策、地區生產力布局、產業鏈位置等行業外部條件的影響。可以說,不確定性是所有行業的固有內在特性,只是對于不同的行業、不同的產品,這種不確定性的程度有大有小。因此,在進行授信時,需要對行業有清醒的認識,要對產業未來發展有明確的、趨勢性的了解,制定行業的準入和退出標準,從行業整體風險度上把握,從銀行承受能力上考慮,防止集中性風險。
1.行業風險的概念
行業風險是指由于一些不確定因素的存在,導致對某行業生產、經營、投資或授信后偏離預期結果而造成損失的可能性。行業風險管理是運用相關指標和數學模型,全面反映行業的周期性風險、成長性風險、產業關聯度風險、市場集中度風險、行業壁壘風險、宏觀政策風險等各個方面的風險因素,在行業風險量化評價的基礎上,確定一家銀行授信資產的行業布局和調整戰略,并制定具體的行業授信政策等。
2.行業風險的產生
(1)受經濟周期的影響
經濟的周期性波動是以現代工商業為主體的經濟總體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現象,是經濟系統存在和發展的表現形式。各種理論對經濟周期成因的描述都不盡相同,但歸納起來主要是:各種因素導致供給和需求發生變化,使得經濟增長處于非均衡狀態,形成累積性的經濟擴張或收縮,導致了經濟的繁榮與衰退。
經濟周期風險是宏觀經濟運行的周期性規律,經濟周期風險對于國民經濟的各個行業都會造成影響。由于各個行業的特點不同,各個行業與經濟周期的關聯性不同,經濟周期風險對各個行業的影響程度也有所不同。
(2)受產業發展周期的影響
產業本身有一個發展周期,是由行業自身的特點決定的。如傳統產業的整個行業可能正常,但其中某些產品、某些技術可能相對落后或者面臨淘汰。新興產業在發展期收益高,但風險大。如果技術不成熟,投資失敗的可能性就很大;投入產出不成比例,則企業的經營性現金流難以覆蓋償還貸款的需要。
(3)受產業組織結構的影響
產業組織結構的影響主要包括行業市場集中度、行業壁壘程度等。集中度風險反映的是一個行業內部企業與市場的相互關系,也就是行業內企業間競爭與壟斷的關系。根據競爭程度不同,通常分為完全競爭、壟斷競爭、寡頭壟斷和完全壟斷四種不同類型。集中度不同,使得行業內企業的生存發展條件大不相同,企業的經營風險、盈利水平存在較大的差異,相應地,銀行授信資金面臨的風險也不同。行業壁壘,即行業進入壁壘,指行業內已有企業對準備進入或正在進入該行業的新企業所擁有的優勢,或者說是新企業在進入該行業時所遇到的不利因素和限制。由于市場容量和生產資源的有限性,所以一個行業的進入壁壘越高,則該行業的自我保護就越強,該行業內部的競爭也就越弱。
(4)受地區生產力布局的影響
是否靠近原料產地、是否接近市場,是判斷一個行業能否生存的重要依據。例如水泥行業,受水泥產品的性質、技術要求,表現出較強的生產半徑和銷售區域的特征。
(5)受國家政策的影響
此點是中國的特色,銀行都有許多的經驗和教訓,如外貿行業和煤炭行業,由于歷史原因造成了在銀行產生大量的掛賬和不良貸款,由于國家實施債轉股政策和關閉小煤窯的政策,使這些行業起死回生。但國家政策有一定的不確定性,需要關注政策走向,把握趨勢。
(6)受產業鏈位置的影響
關注上下游產業的發展對企業自身的影響。如汽車、房地產、公路等行業的快速發展,直接拉動了鋼鐵、水泥等上游產業的繁榮。同樣,下游產業的收縮或衰退也會嚴重影響上游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