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多,自己在工作之余通過考試,也算是幸運之人,認真總結了以下四點心得與學友們共享:
一、澄清目標,有的放矢
《財管成本管理》第一章開篇先講財管目標,是因為財務管理目標決定了財務管理的內容與職能。同樣,參加CPA考試首先也要明確自己的目標,只有明確目標才能清楚努力的方向,才能有勇氣與毅力去克服種種困難。我用“澄清”兩字來表述目標的確立,感覺有些不妥當,只是找不出更能表達我內心想法的詞語。報考前請你一定要問問自己到底為什么去考。我在2002年曾經報考一次,而且是一次性報了5門,那個時候根本就不知道這個考試的難度是什么樣子,也沒有明確的考試目標,那年我僅參加了《會計》與《稅法》的考試,上午《稅法》堅持到底了,考完一點感覺沒有。下午考《會計》的時候我做了不到半小時就要交卷出場,因為我發現我會的他們都不考,考的都是我不會的,自己一直認為會計專業出身考會計應該是很容易的事情,結果太多的題不會做,被監場老師硬是“強制” 到半小時哨聲響起才很失落地離開考場。2005年的成績直到2008年再次報考的時候才去網上查了,兩門加起來不足60分。那次報考就是因為沒有明確的目標,從而沒有足夠的動力。但是2005年我的目標明確了,我要通過CPA考試提高自己的財務水平,給升遷創造更多的機會,還有就是打算在不遠的將來,自己可以擁有一份第二職業,由于工作崗位的變更,自己能決定如何安排工作,可以擠出學習時間,具備報考的客觀條件。這次,明顯不同于上次,我上網查詢了許多相關資料,了解考試情況,選擇了系列輔導資料,開始了我的CPA之旅。2005年一同報名的同事有6個,結果考試那天只有我一個人去考,他們不是因為沒有復習好,就是因為特殊原因放棄考試了,仔細想想他們的情況,其實是目標不明確,特別是兩個剛大學畢業的小同事,見別人報也跟著報,也許只是為了把注會書本當成學習資料看看吧。
考注會的路很漫長,沒有明確的目標就沒有信念,就經不起困難與挫折的洗禮,就很可能因為種種堂而皇之的理由去放棄。近三年的考試過程中,我結識了不少很奮進的學友,他(她)們學習很用功,但這些學友們有好多沒有堅持下來,有的是因為家庭原因,有的因為身體原因,也有的因為工作忙的原因,一個又一個的放棄了,雖然我覺得很可惜,可每個人所處的環境不一樣,考注會并不是唯一的選擇。有一個學友最值得我學習,每夜的苦讀,原因是為了實現媽媽病危的囑托,而自己卻不知道考注到底能有什么用處,兩年沒考完就放棄了,我想直接原因不是學習動力不足,根本原因在于考試目標不明。
所以說,在報考之前,你要明確自己是為了什么而去考,自己是否做好了充分的思想準備去迎接這個挑戰,自己是否有時間與精力去考,明確了這些你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順利通過考試。說這些也并不排除有的學友有這種學習天賦,即使沒有這么明確的目標也能在短時間內順利通過。但我還是認為大多數情況下,有這個明確的目標更好,特別是對于像我這樣的在崗工作的學友們來說,時間與精力都沒有充分保障,有個目標,穩打穩扎地去考,不失為了一個好的方法。
二、樹立信心,戰勝自我
CPA考試既是一個攻堅戰又是一個持久戰。有的學友能在一兩年內全科通過,而有的學友會經歷過幾次的循環,我不承認人與人之間智力有太大差別,我相信報考CPA的IQ都不低。差別主要在于時間與精力,“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另外,有一定的基礎要比非專業報考者的壓力少得多。一年通過的學友應該也不會認為考注很輕松,對他們來說考注是一個攻堅戰,一年內集中精力,全力以赴,而對于經歷過循環的學友來說,考注是個持久戰,需要你有一種鍥而不舍的精神。無論哪一種情況,都首先需要你自身具有一種“自信”的精神,不相信自己能一年通過的人是很難去努力通過的,不相信自己一定能通過的人,是堅持不了5年以上的考試折磨的。“自信”很重要,在你鎖定考注目標后,接下來需要的就是“信心”了,有決心、有信心方能從主觀上奠定通過考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