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點:財務戰略的選擇
1.財務風險與經營風險的搭配
·經營風險(BusinessRisk):大小由特定的經營戰略決定
·財務風險(FinancialRisk):大小由資本結構決定
·它們共同決定了企業的總風險
【結論】
·經營風險與財務風險的反向搭配,是可以同時符合權益人和債權人的期望的現實搭配。
·“雙高”搭配符合風險投資人的要求,不符合債權人的要求,會因找不到債權人而無法實現。
·“雙低搭配”對債權人是一個理想的資本結構,但不符合權益投資人的期望,不是現實的搭配。
(2)企業在不同發展階段的財務戰略
【回報】:
權益投資人:資本利得+股利
債權人:本金+利息
企業的發展階段 | |||||
導入期 | 成長期 | 成熟期 | 衰退期 | ||
風險搭配情況 | 經營風險 | 非常高 | 高 | 中等 | 低 |
財務風險 | 非常低 | 低 | 中等 | 高 | |
財務戰略 | 資本結構 | 權益融資 | 主要是權益融資 | 權益+債務融資 | 權益+債務融資 |
資金來源 | 風險資本 | 權益投資增加 | 保留盈余+債務 | 債務 | |
股利 | 不分配 | 分配率很低 | 分配率高 | 全部分配 | |
常見指標 | 價格/盈余倍數(市盈率) | 非常高 | 高 | 中 | 低 |
股價 | 迅速增長 | 增長并波動 | 穩定 | 下降并波動 |
(1)影響價值創造的主要因素
企業的市場增加值 | 計量企業價值變動的指標是企業的市場增加值,即特定時點的企業資本的市場價值與占用資本的差額,簡稱“市場增加值”。 企業市場增加值=企業資本市場價值-企業占用資本 公式中的“企業資本市場價值”是權益資本和負債資本的市價。 公式中的“企業占用資本”是指同一時點估計的企業占用的資本數額(包括權益資本和債務資本)。它可以根據財務報表數據經過調整來獲得。這種調整主要是修正會計準則對經濟收入和經濟成本的扭曲。調整的主要項目包括壞賬準備、商譽攤銷、研究與發展費用等。 【注意】企業的市場價值最大化并不意味著創造價值 企業市場增加值+企業占用資本=企業的市場價值 |
權益增加值與債務增加值 | 企業市場增加值=企業資本市場價值-企業占用資本 企業市場增加值=(權益市場價值+債務市場價值)-(占用權益資本+占用債務資本) =(權益市場價值-占用權益資本)+(債務市場價值-占用債務資本) = 權益增加值 + 債務增加值 【說明】債務增加值是由利率變化引起的。 如果利率水平不變,舉借新的債務使占用債務資本和債務市場價值等量增加,債務增加值為零。 如果利率發生變化,由于其為企業不可控因素,所以在考核管理者業績時應扣除。 因此,增加企業價值就等于增加股東價值。 |
影響企業市場增加值的因素 | 影響企業市場增加值的主要因素分析過程如下: 假設企業也是一項資產,可以產生未來現金流量,未來現金流量永遠以固定的增長率增長,其價值可以用永續固定增長率模型估計。 企業價值=現金流量/(資本成本-增長率) 其中: 現金流量=息稅前利潤×(1-稅率)+折舊-營運資本增加額-資本支出=稅后經營利潤-(營運資本增加額+資本支出-折舊) =稅后經營利潤-投資資本增加額 假設企業價值等于企業的市場價值: 企業市場增加值=資產市場價值-投資資本………公式1 企業價值=現金流量÷(資本成本–增長率)……… 公式2 現金流量=稅后經營利潤-投資資本增加…………… 公式3 企業市場增加值=現金流量 ÷ (資本成本–增長率)- 投資資本 企業市場增加值=[(稅后經營利潤-投資資本增加額)/(資本成本-增長率)]-投資資本 (稅后經營利潤-投資資本增加-投資資本×資本成本+投資資本×增長率)/(資本成本-增長率) 由于增長率是固定的: 投資資本增加額/投資資本=增長率 稅后經營利潤/投資資本=投資資本回報率 所以: 市場增加值=[(投資資本回報率-資本成本)×投資成本]/(資本成本-增長率) 【結論1】 根據企業市場增加值的計算公式可知,影響創造價值的因素有三個:投資資本回報率;資本成本(指的是加權平均資本成本);增長率。 這三個因素對企業增加值的影響是不同的。 經濟增加值是分年計量的,而市場增加值是預期各年經濟增加值的現值。 經濟增加值=稅后經營利潤-資本成本×投資資本 =(稅后營業利潤/投資成本-資本成本)×投資資本 =(投資資本回報率-資本成本)×投資資本 因此: 市場增加值=經濟增加值/(資本成本-增長率) |
銷售增長率、籌資需求與創造價值 | 在資產周轉率、銷售凈利率、資本結構、股利支付率不變(目前經營效率和財務政策不變)并且不增發和回購股份的情況下: (1)銷售增長率超過可持續增長率:現金短缺。這種增長狀態為高速增長。這里“現金短缺”是指在當前的經營效率和財務政策下產生的現金,不足以支持銷售增長,需要通過提高經營效率、改變財務政策或增發股份來平衡現金流動。 (2)銷售增長率低于可持續增長率:現金剩余。這種增長狀態為緩慢增長。這里的“現金剩余”是指在當前的經營效率和財務政策下產生的現金,超過了支持銷售增長的需要,剩余的現金需要投資于可以創造價值的項目(包括擴大現有業務的規模或開發新的項目),或者還給股東。 (3)銷售增長率等于可持續增長率:現金平衡。這種增長狀態為均衡增長。這里的“現金平衡”是指在當前的經營效率和財務政策下產生的現金,與銷售增長的需要可以保持平衡。這是一種理論上的狀態,現實中不平衡是絕對的。 從財務的戰略目標考慮,必須區分兩種現金短缺:一種是創造價值的現金短缺;另一種是減損價值的短缺。對于前者,應當設法籌資以支持高增長,創造更多的市場增加值;對于后者,應當提高可持續增長率以減少價值減損。 同樣道理,也有兩種現金剩余:一種是創造價值的現金剩余,企業應當用這些現金提高股東價值增長率,創造更多的價值;另一種是減損價值的現金剩余,企業應當把錢還給股東,避免更多的價值減損。 【總結】 綜上所述,影響價值創造的因素主要有:①投資資本回報率;②資本成本;③增長率;④可持續增長率。它們是影響財務戰略選擇的主要因素,也是管理者為增加企業價值可以操縱的主要內容。 |
(2)價值創造和增長率矩陣
價值創造/增長率矩陣
情 況 | 財務戰略 |
增值型現金短缺(第一象限) 即:(投資資本回報率-資本成本)大于0 (銷售增長率-可持續增長率)大于0 |
(1)如果高速增長是暫時的,則應通過借款來籌集所需資金; (2)如果高速增長是長期的,則資金問題有兩種解決途徑: 〔途徑1〕提高可持續增長率,包括提高經營效率(提高利潤率和周轉率)和改變財務政策(停發股利、增加借款),使之向銷售增長率靠攏; 〔途徑2〕增加權益資本(增發股份、兼并成熟企業),提供增長所需資金。 ![]() |
增值型現金剩余(第二象限) 即:(投資資本回報率-資本成本)大于0 (銷售增長率-可持續增長率)小于0 |
![]() 首選的戰略是利用剩余現金加速增長。 途徑包括:(1)內部投資;(2)收購相關業務; 如果加速增長之后仍有剩余現金,找不到進一步投資的機會,則應把多余的錢還給股東。 途徑包括:(1)增加股利支付;(2)回購股份。 |
減損型現金剩余(第三象限) 即:(投資資本回報率-資本成本)小于0 (銷售增長率-可持續增長率)小于0 |
|
減損型現金短缺(第四象限) 即:(投資資本回報率-資本成本)小于0 (銷售增長率-可持續增長率)大于0 |
![]() (1)如果盈利能力低是本公司獨有的問題,并且覺得有能力扭轉價值減損局面,則可以選擇“徹底重組”;否則,應該選擇出售。 (2)如果盈利能力低是整個行業的衰退引起的,則應該選擇的財務戰略是“盡快出售”以減少損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