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點:宏觀環境分析
PEST模型:政治和法律環境因素、經濟環境因素、社會和文化環境因素、技術環境因素。
宏觀環境要素 |
主要分析內容 |
政治法律環境因素 |
政治因素 |
企業所在國家和地區的政局穩定狀況 政府行為對企業的影響(如何對待國家所擁有的資源) 執政黨所持的態度和推行的基本政策(如產業政策、稅收政策、進出口限制等),以及這些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各政治利益集團對企業活動產生的影響。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通過立法影響;一方面通過輿論、法律等影響 |
法律因素 |
保護企業,反對不正當競爭(反壟斷法) 保護消費者(食品安全法) 保護員工(勞動合同法) 保護公眾權益免受不合理企業行為的損害(直銷管理條例) 法律環境因素分析主要分析以下四個因素: (1)法律規范 (2)國家司法機關和執法機關 (3)企業的法律意識 (4)國際法所規定的國際法律環境和目標國的國內法律環境 |
政治法律環境因素的特點 (1)不可測性 (2)直接性 (3)不可逆轉性 |
經濟環境因素 |
社會經濟結構:是指國民經濟中不同的經濟成分、不同的產業部門及社會再生產各方面在組成國民經濟整體時相互的適應性、量的比例及排列關聯的狀況,主要包括:產業結構(最重要)、分配結構、交換結構、消費結構、技術結構 經濟發展水平:是指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規模、速度和所達到的水平,主要指標:國內生產總值(GDP)、人均GDP和經濟增長速度 經濟體制:國家經濟組織的形式,規定了國家與企業、企業與企業、企業與各經濟部門之間的關系 宏觀經濟政策:是指實現國家經濟發展目標的戰略與策略,包括綜合性的全國發展戰略和產業政策、國民收入分配政策、價格政策、物資流通政策等,(貨幣+財政+收入分配+對外經濟政策) 當前經濟狀況和其他經濟影響因素(包括:稅收水平、通貨膨脹率、貿易差額和匯率、失業率、利率、信貸投放以及政府補助等) 其他一般的經濟條件和趨勢(例如工資水平、供應商及競爭對手的價格變化以及政府政策等) |
社會和文化環境因素 |
人口狀況:企業所在地居民的地理分布及密度、年齡、教育水平、國籍等。對人口因素分析的指標:結婚率、離婚率、出生率和死亡率、平均壽命、年齡地區分布、民族性別比例、教育水平生活方式的差異等 社會流動性:社會的分層情況、各階層之間的差異以及人們是否可在各階層之間轉換、人口內部各群體的規模、財富及其構成的變化以及不同區域(城市、郊區及農村地區)的人口分布等 【小鏈接】2001年底,我國的社會階層 1.國家與社會管理者階層 2.經理人員階層 3.私營企業主階層 4.專業技術人員階層 5.辦事人員階層 6.個體工商戶階層 7.商業服務人員階層 8.產業工人階層 9.農業勞動者階層 10.城鄉無業失業半失業者階層 這10階層又分屬五種社會地位等級,分別是:上層、中上、中中、中下和底層。 消費心理:從眾、求異、攀比、求實 生活方式變化 文化傳統 價值觀 |
技術環境因素 |
基本技術的進步使企業能對市場及客戶進行更有效的分析 新技術的出現使社會和新興行業對本行業產品和服務的需求增加 技術進步可創造競爭優勢 技術進步可導致現有產品被淘汰,或大大縮短產品的生命周期 新技術的發展使企業可多關注環境保護,企業的社會責任及可持續成長等問題 |
指南:2014年注冊會計師報名時間 報名條件 考試科目 科目搭配 考試教材 薪資待遇 通過率 過關秘籍
試題:2014年注冊會計師考試章節練習題及答案下載
選擇題強化練習及答案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