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內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最高的招聘境界,就是最牛的HR掌握著一幅人才地圖”,最早的人才地圖是用于戰略咨詢公司,獵頭行業是人才地圖最初實踐者,最開始它只是中高端獵頭公司內部用來熟悉某個領域人才的工具。
想要做好招聘,一個儲備充分的人才庫、一張精準清晰的人才地圖必不可少。可人才庫與人才地圖一般都是獵頭公司或者大企業才使用,那么對于我們普通企業的HR來說,我們應如何正確理解人才庫和人才地圖呢?又該如何搭建構成,合理實施運用呢?本文主要講企業內部的人才地圖。
一、人才地圖的意義是什么?
今天的人才地圖已經不僅僅是發現人才的工具了,它更是一個可以幫助企業調整組織架構和定位未來人才的通路。作為HR,天天跟人打交道,公司的人員配置、潛質人才、等等這些問題你能不假思索就脫口而出嗎?人才缺失時能保證立刻就能補上嗎?人力資源部門有必要繪制人才地圖,幫助企業系統了解和掌握關鍵人才所在的地理位置、行業、公司、組織結構、職位、背景、工作職責、績效水平、跳槽意愿動機等等,幫助企業做到謀定而后定
1、對市場人才和公司特點的定向了解;
2、有前瞻性地發現和積累特定級別的專業人才;
3、建立公司自己的人才庫。
當企業這輛車啟程之時,首先要把合適的人請上車,讓大家各就各位,再讓不合適的人下車,所以,如果要建立有效的人才選拔與培養機制,人才地圖就應該是人才培養的發動機,幫助企業識別出最優質的人才,無論是人才庫還是人才地圖,都是人才儲備。
二、人才地圖的形式
1、以挖人為目標的人才地圖;
2、以了解公司員工各自特點為目標的人才地圖;
3、內部人才盤點的人才地圖。
三、怎樣繪制人才地圖?
1、建立完整的員工檔案系統,對人才進行盤點
很多HR對員工的花名冊是不重視的,更新不及時甚至信息核實不準確出差錯,這是不可以的。對內建立企業內部的人才庫,最基本工作的就是要完善員工的檔案系統,尤其是對于員工的畢業院校(第一學歷、最高學歷)、畢業時間、從事崗位等進行詳細的記錄。
2、篩選核心員工,建立人才梯隊體系
人才梯隊體系包含了現有崗位的核心人員,比如中高層管理人員、核心技術人員或專家,掌握大量信息資源的銷售市場人員。還要包含完備的后備梯隊,即該崗位如果一旦離職,可以快速的補充,后備人員一是要具備基本的勝任力,二是要有較強的培養潛力,三是要有較高的企業忠誠度。
3、形成人才庫模型
要形成有意義的人才庫,要在員工檔案的基礎上對員工進行詳盡的記錄與描述。該員工的晉升時間及具體崗位,該員工之前供職的企業以及對應的規模崗位和薪酬,還有該員工的驅動要素,是薪酬敏感型?還是職業成就敏感型?只有這樣的人才庫,才具備充分的指導性。對內的人才庫,重在細節,也就是重在盤活存量;對外的人才地圖,則要重數量,重在做大增量。因為外部的人才,能否為你所用,是未知的。甚至可以說絕大部分都未必能為你所用,因此,做大增量的必要性非常大。
四、人才盤點的工具
1、九宮格人才地圖
在人才盤點的整個體系里面,九宮格的好處在于能夠一目了然地把你的人才放進去,能夠比較顯性地展現“誰是你最重要的,最值得發展和關注,最值得資源投入的人才”,而對于不同的人群,你要采取不同的對策。更適用于展示團隊整體情況。
9號格:是績效和能力雙高的超級明星,這類人才下一步要考慮晉升、重用,給他們更好的平臺和機會,甚至可以點對點匹配公司的高管來給他們做輔導、發展等;
5號、6號、8號格:處于中原地帶的這類員工屬于穩定貢獻者,下一步也是要投入不少的資源對于他們進行重點的關注和培養的,但是可能不一定是點對點,而是成批來進行培養和發展;
4號、7號格:績效還不錯但能力不行的,這類人才我們需要維護好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和斗志,然后讓他們持續高效的產出;
2號、3號格:稍微偏右下角一些,這類人才綜合能力、潛力都不錯,但是績效不行,這部分人群需要值得我們認真分析一下,為什么他們能力很好,但是績效做不出來,是因為外界的因素需要我們再給他們創造一些條件,匹配一些資源激發他們,還是因為我們沒有把這些人放對位置,以至于他們的能力在目前的崗位上沒發揮出來,這是下一步值得分析和討論,然后再有針對性地采取改進措施。
1號格:最左下角不達標的人群,能力和績效雙低的,一是建議給他們提供輔導,全面分析問題所在,二是看看能否給他們一些警告和警示,甚至可能是淘汰處理。
2、復合型人才地圖
我們除了利用九宮格明確人才位置、匹配相對應的策略之外,還可以有多種變體,我們可以使用九宮格做多序列、多層級盤點時,可以結合各個層級、各個序列的九宮格盤點結果,審視人才健康情況,進行團隊健康診斷,提示管理者和HR團隊結構的健康程度。
人才被分成了四個梯次:第一梯次是優秀人才,可晉升;第二梯次是核心人才,可培養;第三梯次包含了骨干人才、關注人才、待提升人才,可繼續留用;第四梯次是待優化人才,可淘汰。
在圖表里面,我使用了紅色表示預警,代表該梯隊人才供應狀況出現危機,
由上圖可以看出:
(1)銷售序列,有28.3%的人員處在潛力和績效都一般的第四梯次,他們即將面臨降級或淘汰,這就意味著接下來銷售人員的數量供應將是一個重要的問題,招聘壓力增大;
(2)從銷售序列整體人員結構布局上看,可繼續和可培養的人員共占35.9%,這意味著培養的壓力也不小;
(3)從梯次數量的分布來看,招聘和培養的重點都應該放在銷售序列上,因為銷售是整個序列的狀況是最差的;
(4)研發序列存在的問題是沒有可晉升的人員,因此在可培養的人員里面,誰是高潛人才,該如何進行培養,才是這個序列人才管理工作的重要。
相關閱讀:什么是關鍵人才?如何識別并保留關鍵人才?
相關推薦:
2020上半年人力資源管理師不知道怎么復習,沒有把握通過考試?來233網校學習,233網校助你輕松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