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級經濟師考試金融專業章核心考點
- 第3頁:第三節 資本市場及其工具
- 第4頁:第四節 金融衍生品市場及其工具
第四節 金融衍生品市場及其工具
一、金融衍生品市場概述
1.金融衍生品的概念與特征
(1)定義
金融衍生品又稱金融衍生工具,是從原生性金融工具(股票、債券、存單、貨幣等)派生出來的金融工具,其價值依賴于基礎標的資產。
(2)特征
①杠桿比例高;②定價復雜;③高風險性;④全球化程度高。
2.金融衍生品市場的交易機制
(1)金融衍生品市場上主要的交易形式有場內交易和場外交易兩種。
①場內交易是在有組織的交易所內進行的交易,投資者需申請成為交易所會員后才能進行交易。
②場外交易也稱OTC交易,沒有固定的場所,交易者和委托人通過電話和網絡進行聯系和交易。由于場外交易的便捷性和規則的相對筒單,其發展速度快于場內交易,并逐漸成為衍生品交易的主要形式。
(2)根據交易目的的不同,金融衍生品市場上的交易主體分為以下四類:
①套期保值者。套期保值者又稱風險對沖者,他們從事衍生品交易是為了減少未來的不確定性,降低甚至消除風險。
②投機者。投機者是參與交易獲取利潤的投資者。
③套利者。套利者利用不同市場上的定價差異,同時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市場中進行衍生品交易,以獲取無風險收益。
④經紀人。經紀人作為交易的中介,以促成交易、收取傭金為目的。
【例1.14】金融衍生品市場上有不同類型的交易主體。如果某主體利用兩個不同黃金期貨市場的價格差異,同時在這兩個市場上賤買貴賣黃金期貨,以獲得無風險收益,則該主體屬于( )。
A.套期保值者
B.套利者
C.投機者
D.經紀人
【答案】B
【解析】根據交易目的的不同,金融衍生品市場上的交易主體分為四類:①套期保值者,又稱風險對沖者,他們從事衍生品交易是為了減少未來的不確定性,降低甚至消除風險;②投機者,是參與交易獲取利潤的投資者;③套利者,他們利用不同市場上的定價差異,同時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市場中進行衍生品交易,以獲取無風險收益;④經紀人,他們作為交易的中介,以促成交易、收取傭金為目的。
二、主要的金融衍生品
1.金融遠期
(1)定義
金融遠期合約是早出現的一類金融衍生品,合約的雙方約定在未來某一確定日期,按確定的價格買賣一定數量的某種金融資產。在合約有效期內,合約的價值隨標的資產市場價格的波動而變化。
(2)評價
遠期合約是一種非標準化的合約類型,沒有固定的交易場所。這使得遠期合約擁有自由靈活的優點,同時也降低了遠期合約的流動性,加大了投資者的交易風險。目前比較常見的遠期合約主要有遠期利率協議、遠期外匯合約和遠期股票合約。
2.金融期貨
金融期貨是指交易雙方在集中性的交易場所,以公開競價的方式進行的標準化金融期貨合約的交易。金融期貨合約就是協議雙方同意在未來某一約定日期,按約定的條件買入或賣出一定標準數量的金融工具的標準化協議。
金融期貨交易可用來進行投機或對沖價格波動風險。主要的金融期貨合約有貨幣期貨、利率期貨、股指期貨等。
3.金融期權
(1)定義
金融期權實際上是一種契約,它賦予合約的持有人在規定的期限內按約定價格買入或賣出一定數量的某種金融資產的權利。為取得這一權利,期權合約的買方必須向賣方支付一定數額的費用,即期權費。金融期權是20世紀70年代以來國際金融創新發展的主要產品。
(2)分類
①按照金融期權合約的標的物,金融期權合約分為貨幣期權、利率期權和股指期權等。
②按照買方權利的不同,期權合約可分為看漲期權和看跌期權兩種類型。
看漲期權的買方有權在某一確定的時間或確定的時間之內,以確定的價格購買相關資產;看跌期權的買方則有權在某一確定時間或確定的時間之內,以確定的價格出售相關資產。
對于看漲期權的買方來說,當市場價格高于合約的執行價格時,他會行使期權,取得收益;當市場價格低于執行價格時,他會放棄合約;虧損金額即為期權費。對于看跌期權的買方來說,情況則恰好相反。
【例1.15】如果某投資者擁有一份期權合約,使其有權在某一確定時間內以確定的價格購買相關的資產,則該投資者是( )。
A.看跌期權的賣方
B.看漲期權的賣方
C.看跌期權的買方
D.看漲期權的買方
【答案】D
【解析】投資者擁有一份期權合約,說明投資者是期權的買方。按照買方權利的不同,期權合約可分為兩種類型:①看漲期權,其買方有權在某一確定的時間或確定的時間之內,以確定的價格購買相關資產;②看跌期權,其買方有權在某一確定時間或確定的時間之內,以確定的價格出售相關資產。
4.金融互換
(1)定義
金融互換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交易者按事先商定的條件,在約定的時間內交換一系列現金流的交易形式。互換合約實質上可以分解為一系列遠期合約組合。
(2)類型
①貨幣互換。是一種以約定的價格將一種貨幣定期兌換為另一種貨幣的協議,其本質上代表一系列遠期合約。
②利率互換。是交易雙方同意交換利息支付的協議。普遍的利率互換有普通互換、遠期互換、可贖回互換、可退賣互換、可延期互換、零息互換、利率上限互換和股權互換。
③交叉互換。是利率互換和貨幣互換的結合,在一筆交易中既有不同貨幣支付的互換,又有不同種類利率的互換。
5.信用衍生品
(1)定義
信用衍生品是一種使信用風險從其他風險類型中分離出來,并從一方轉讓給另一方的金融合約。信用違約互換(CDs)是常用的一種信用衍生產品。
(2)評價
信用違約互換滿足了金融資產的持有方控制違約風險的需要,同時也為愿意和有能力承擔這種風險的保險公司或對沖基金提供了一個新的利潤來源。然而,由于信用違約互換市場上幾乎都是柜臺交易,缺乏政府監管,沒有統一的清算和報價系統,也沒有保證金要求,市場操作不透明,這就給投資者帶來了巨大的交易風險。來源233網校
【例1.16】在信用衍生品中,如果信用風險保護的買方向信用風險保護賣方定期支付固定費用或一次性支付保險費,當信用事件發生時,賣方向買方賠償因信用事件所導致的基礎資產面值的損失部分,則該種信用衍生品是( )。
A.信用違約互換(CDO)
B.信用違約互換(CDS)
C.債務單板憑證(CDO)
D.債務擔保憑證(CDS)
【答案】B
【解析】信用違約互換(CDS)是常用的一種信用衍生產品。合約規定,信用風險保護買方向信用風險保護賣方定期支付固定的費用或者一次性支付保險費,當信用事件發生時,賣方向買方賠償因信用事件所導致的基礎資產面值的損失部分。
三、我國的金融衍生品市場
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我國開展金融期貨交易試點,金融衍生品開始在我國出現。
1.外匯衍生品市場
我國的外匯衍生品市場始于1997年,初以銀行對客戶的遠期外匯產品為主。中國人民銀行和外匯管理局于2005年8月開放了銀行間遠期外匯交易市場,此后又陸續推出了外匯掉期、外匯期權、貨幣掉期等業務。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于2015年2月16日在銀行間外匯市場推出標準化人民幣外匯掉期交易。這標志著銀行間外匯市場產品和交易機制不斷創新。
2.利率衍生品市場
2005年以來,我國利率衍生品市場不斷發展,債券遠期、利率互換和遠期利率協議在2005年6月、2006年2月和2007年9月相繼推出。
3.期貨衍生品市場
2006年9月8日,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在上海掛牌成立,作為中國內地成立的金融衍生品交易所,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的成立正式拉開了我國金融衍生品市場發展的大幕。
2010年1月8日,國務院同意批準推出股指期貨品種,并于2月22日正式啟動開戶。2010年4月16日,推出了滬深300股指期貨。
2013年9月6日,國債期貨正式上市交易。國債期貨的推出,有利于完善國債發行體制,引導資源優化配置,增強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2015年1月9日,中國證監會正式批準上海證券交易所開展上證50ETF期權的交易試點。經中國證監會批準,上海證券交易所于2015年2月9日上市交易上證50ETF期權合約品種。
難度分析:2016年中級經濟師考試金融特點分析
章節講義:2016年中級經濟師金融章節講義匯總
背誦考點:2016年中級經濟師考試金融知識點匯總
相關推薦
- 2016年中級金融核心考點匯總09-28
- 2016年中級金融第十章核心考點09-27
- 2016年中級金融第九章核心考點09-27
- 2016年中級金融第八章核心考點09-27
- 2016年中級金融第七章核心考點09-26
?γ??????? | ??? | ???/???? | ??????? | ???? |
---|---|---|---|---|
2017???м???????????????? | ?????? | ??350 / ??350 | ![]() |
???? |
2017???м?????????? | ?????? | ??350 / ??350 | ![]() |
???? |
2017???м????????????????? | ?????? | ??350 / ??350 | ![]() |
???? |
2017???м????????????? | ????? | ??350 / ??350 | ![]() |
???? |
2017???м????????????? | ????? | ??350 / ??350 | ![]() |
???? |
2017???м???????????????? | ??? | ??350 / ??350 | ![]() |
???? |
2017???м?????????t????? | ??? | ??350 / ??350 | ![]() |
???? |
2017???м???????????t????? | κ???? | ??350 / ??35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