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二】
某施工單位承建了一段高速公路路基工程,公路設計車速為100km/h。其中,K18+230~K18+750為路塹,巖性為粉質黏土、粉砂質泥巖,采用臺階式邊坡,第一級邊坡采用7.5號漿砌片石護面墻,護坡設耳墻一道;其他各級邊坡采用C20混凝土拱形護坡,拱形骨架內噴播植草。本路段最大挖深樁號位于K18+520,路基填挖高度為-31.2m,樁號K18+520橫斷面設計示意圖如圖3所示。
在項目開工前,施工單位根據《交通運輸部關于發布高速公路路塹高邊坡工程施工安全風險評估指南的通知》,對全線的路塹工程進行了總體風險評估,其中,K18+230~ K18+750段路塹高邊坡總體風險等級為Ⅱ級。
路塹開挖前,施工單位對原地面進行了復測,并進行了路基橫斷面邊樁放樣,邊樁放樣采用坐標法。設計單位提供的設計文件包括“導線點成果表”“直線、曲線及轉角表”“路基設計表”“路基標準橫斷面圖”“路基典型橫斷面設計圖”“路基橫斷面設計圖”“防護工程設計圖”等。
路塹開挖過程中,為監測深路塹邊坡變形和施工安全,施工單位埋設了觀測樁。在挖至路基設計標高后,施工單位開始由下往上進行防護工程施工。在第一級邊坡施工中,邊坡局部凹陷。
【問題】
1.K18+230~K18+750段路塹高邊坡工程是否需要進行專項風險評估?如果要進行專項風險評估,應在何時完成?
2.圖3中,標注尺寸120cm和2600cm分別是指什么寬度?寫出邊樁放樣所需的3個設計文件。
3.改正施工單位在防護工程施工中的錯誤。
4.漿砌片石護面墻的耳墻設置在什么部位?針對第一級邊坡出現的局部凹陷,應如何處置?
5.復制圖3至答題卡上并在圖上繪出深路塹監測觀測樁位置示意圖(在相應位置用短豎線“1”示出)。
參考答案:
參考解析:
1.K18+230~K18+750段路塹高邊坡工程不需要進行專項風險評估。如果要進行專項風險評估,應在路塹邊坡分項工程開工前完成。
2.圖3中標注尺寸120cm代表的是碎落臺寬度,圖中標注尺寸為2600cm代表的是路基寬度。
邊樁放樣所需的3個設計文件為“導線點成果表”“直線、曲線及轉角表”“路基橫斷面設計圖”(或回答“路基設計表”亦可)。
3.路塹開挖防護工程,應在開挖一級后,及時防護一級。上一級防護未完工,不得開挖下一級。
4.漿砌片石護面墻的耳墻應設置在護面墻中部。針對第一級邊坡出現的局部凹陷,應挖成臺階后用與墻身相同的圬工填補(或7.5號漿砌片石填補)。
5.深路塹監測觀測樁位置示意圖如圖9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