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五】
某施工單位承建了某一級公路工程,起訖樁號K6+000~K16+000,其中K12+420K12+540為一座鉆孔灌注樁箱型梁橋。路線施工總平面布置示意圖如圖6所示,擬建公路旁邊修建了生產區、承包人駐地及汽車臨時便道等,K7+000~K15+000段的汽車臨時便道共9.3km,K6+000~K7+000及K15+000~K16+000段的汽車臨時便道緊靠擬建公路并與擬建公路平行。橋梁東西兩端路基土方可調配,樁號K14+300附近有一免費棄土坑。
在K7+000~K15+000挖填土石方調配完畢后,針對K6+000~K7+000(填方路段)和K15+000 K16+000(挖方路段),有如下兩種路基土方調配方案:
方案一:K15+000~K16+000挖土方作為遠運利用方調配至K6+000~K7+000填筑;
方案二:K6+000~K7+000填筑土方從樁號K6+500附近新設借土場借土填筑。
針對以上兩種方案,各分項綜合單價見表2。
注:當汽車運輸超過第1km,其運距尾數不足0.5km的半數時不計,等于或超過0.5km的半數時按增運0.5km計算。
大橋鉆孔灌注樁共20根,樁長均相同,某橋墩樁基立面示意圖如圖7所示,護筒高于原地面0.3m。現場一臺鉆機連續24h不間斷鉆孔,每根樁鉆孔完成后立即清孔、安放鋼筋籠并灌注混凝土,鉆孔速度為2m/h,清孔、安放鋼筋籠、灌注混凝土及其他輔助工作綜合施工速度為3m/h。為保證灌注樁質量,每根灌注樁比設計樁長多澆筑1m,并鑿除樁頭。
該工程合同總價:6.982億元;工期:3年;施工合同中約定,人工單價100元/工日,人工窩工補償費80元/工日,除稅金外企業管理費、利潤等綜合費率為20%(以直接工程費為計算基數)。施工過程中發生如下事件:
事件1:施工單位根據《公路水運工程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辦法》進行了如下安排:
(1)第一年計劃完成施工產值2.1億元,為保證安全生產,設置了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并配備了3名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
(2)依據風險評估結論,對風險等級較高的分部分項工程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并附安全驗算結果,經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簽字后報監理工程師批準執行。
事件2:灌注樁鉆孔過程中發現地質情況與設計勘察地質情況不同,停工12d,導致人工每天窩工8工日,機械窩工費1000元/d,停工期間施工單位配合設計單位進行地質勘探用工10工日;后經設計變更每根灌注樁增長15m(原工期計劃中,鉆孔灌注樁施工為非關鍵工序,總時差8d)。
事件3:施工單位加強質量管理,根據《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對鉆孔灌注樁設置質量檢驗的實測項目包括:樁位、孔徑、孔深、混凝土強度和沉淀厚度。
事件4:鉆孔灌注樁施工中,為保證隱蔽工程施工質量,各工序施工班組在上下班交接前均對當天完成的工程質量進行檢查,對不符合質量要求及時糾正,每道工序完成后由監理工程師檢查認可后,方能進行下道工序。鉆孔灌注樁混凝土澆筑完成后用無破損法進行了檢測,監理工程師對部分樁質量有懷疑,要求施工單位再采取A方法對樁進行檢測。
【問題】
1.分別計算路基土方調配方案一和方案二綜合單價,根據施工經濟性選擇出合理方案。(計算結果保留整數)
2.根據《公路工程標準施工招標文件》,計算圖7橋墩樁基單根樁最終計量支付長度(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3.事件1中,逐條判斷施工單位做法是否正確?并改正錯誤。
4.針對事件2,計算工期延長的天數。除稅金外可索賠窩工費和用工費各多少元?(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5.針對事件3,補充鉆孔灌注樁質量檢驗的實測項目。
6.針對事件4,寫出A方法的名稱。事件4中的一些工作反映了隱蔽工程“三檢制”的哪一檢工作?還缺少哪兩檢工作?
參考答案:
參考解析:
1.路基土方調配方案一的綜合單價:4+7+1×19=30元/m3。
路基土方調配方案二的綜合單價:4+7+1×2+4+7+1+4+3=32元/m3。
根據經濟性選擇的方案為方案一。
2.該橋墩樁基單根灌注樁最終計量支付長度為:14-1+33+15=61m。
3.事件1中,施工單位做法正確與否的判斷及錯誤改正:
(1)錯誤。改正:將“并配備了3名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更改為“應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至少5名,且按專業配備”。
(2)正確。
4.針對事件2,工期延長的天數為:12+(15×20/2+15/3)/24-8=10.5d。
除稅金外可索賠窩工費:8×12×80+1000×12=19680元。
除稅金外可索賠用工費:I0×100×(1+20%)=1200元。
5.該橋梁工程鉆孔灌注樁質量檢驗應補充的實測項目:鉆孔傾斜度、樁身完整性(或鋼筋骨架底面高程)。
6.事件4中,A方法的名稱為:鉆取芯樣。
事件4中的一些工作反映的是隱蔽工程“三檢制”中的自檢工作,其還缺少的工作為: 互檢和專檢(或交接檢)兩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