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資料
某水利樞紐由混凝土重力壩.引水隧洞和電站廠房等建筑物組成,最大壩高123m,水庫總庫容2x108m3,電站裝機容量240MW,混凝土重力壩剖面圖見圖4。
圖4 混凝土重力壩剖面圖
本工程在施工中發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施工單位根據《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漿施工技術規范》(DL/T5148-2014)和設計圖紙編制了帷幕灌漿施工方案,計劃三排帷幕孔按順序ABC依次進行灌漿施工;
事件二:施工單位根據《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組織設計規范》(SL303-2017),先按高峰月澆筑強度初步確定了混凝土生產系統規模,同時又按平層澆筑法計算公式Qh≥KhSD/(t1-t2)復核了混凝土生產系統的小時生產能力;
事件三:施工單位根據《水工混凝土施工規范》(SL67-2014),對大壩混凝土采取了溫控措施,首先對原材料和配合比進行了優化,降低混凝土水化熱溫升,其次對混凝土拌合.運輸和澆筑等過程中采取多種措施,降低混凝土的澆筑溫度;
事件四:施工單位在某一壩段基礎C20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共抽取混凝土試樣35組進行抗壓強度試驗,實驗結果統計:1)有3組試樣抗壓強度為設計強度的80%;2)試樣混凝土的強度保證率為78%。施工單位按《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質量檢驗與評定規程》(SL176-2007)對混凝土強度進行評定,評定結果為不合格,并對現場相應部位結構物的混凝土強度進行了檢測;
事件五:本工程各建筑物全部完工并經一段時間試運行后,項目法人組織勘察.設計.監理.施工等有關單位的代表開展竣工驗收自查工作,召開自查工作會議,自查完成后,項目法人向工程主管部門提交了竣工驗收申請報告,竣工驗收部門提出:本工程質量監督部門未對工程質量等級進行核定,不得驗收。
問題:
1.改正事件一中三排帷幕灌漿施工順序,簡述帷幕灌漿施工工藝流程。
2.指出事件二中計算公式中的含義。
3.說明事件三中“混凝土澆筑溫度”這一規范術語的含義,指出在混凝土拌合.運輸過程中降低混凝土澆筑溫度的具體措施。
4.說明事件四中混凝強度評定為不合格的理由,指出對結構物混凝土強度進行檢測的方法有哪些?
5.除事件五中列出的參加會議的單位外,還有那些單位代表應參加自查工作和列席自查工作會議?竣工驗收部門的要求是否妥當?說明理由。
參考答案:
1.(1)CAB
(2)鉆孔→裂隙沖洗→壓水試驗→灌漿→質量檢查;
2.Kh-小時不均勻系數;S最大混凝土塊的澆筑面積(m2);D最大混凝土塊的澆筑分層厚度(m);t1-混凝土初凝時間(h);t2-混凝土出機后到澆筑入倉時間(h);
3.(1)混凝土經過平倉振搗后,覆蓋混凝土前,距離混凝土表面5-10cm深處的混凝土溫度;
(2)采用加冰或者加冰水拌合等降溫措施,對骨料進行預冷;
(3)縮短混凝土運輸及等待卸料時間,運輸工具具備隔熱遮陽措施,加快混凝土覆蓋,縮短混凝土暴露時間;
4.(1)試塊組數大于30組時,任何一組試件的抗壓強度不得低于設計值的85%,強度保證率不低于80%。
(2)鉆芯取樣.無損檢測.原型監測等;
5.(1)主要設備供應商.運行管理單位應參加;
(2)質量和安全監督機構應列席;
(3)妥當,因為工程竣工驗收前,質量監督機構應對工程質量結論進行核備,未經質量核備,不得報驗,主管部門不得進行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