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工程經濟(一級建造師)精講班第28講講義
存貨管理的目的和成本、經濟批量
1Z102113 掌握存貨的財務管理
一、存貨管理的概念及作用
存貨管理的主要目的是,通過有效的庫存管理,控制存貨水平,防范斷貨風險和存貨積壓風險,降低存貨成本,節約資金成本。
二、存貨的成本
( 一 ) 取得成本
取得成本是指為取得某種存貨而支出的成本,通常用 TGa 來表示。取得成本包括訂貨戚本和購置成本。1. 訂貨成本
訂貨成本指取得訂單的成本,如辦公費、差旅費、郵資、電報、電話費支出。訂貨成本中有一部分與訂貨次數無關, 稱為訂貨的固定成本;另一部 分與訂貨次數有關,稱為訂貨的變動成本。
訂貨成本= DK/Q+F1
2. 購置戚本
指存貨本身的價值 ,常用數量與單價的乘積來確定。用 U 表示存貨的單價,購置成本為 DU。
取得成本公式為 :
TCa=F1+DK/Q +D×U
( 二 ) 儲存成本
儲存成本是指為保持存貨而發生的成本,包括存貨占用資金所應計的利息或機會成本、倉庫費用、保險費用、存貨破損和變質損失等 , 通常用 TCe 表示。
TCc=F2 + K2×Q/2
( 三 ) 缺貨成本
缺貨成本指由于存貨供應中斷而造成的損失 , 包括材料供應中斷造成的停工損失、產成品庫存缺貨造成的拖欠發貨損失和喪失銷售機會的損失 ( 還應包括需要主觀估計的商譽損失 );如果生產企業以緊急采購代用材料解決庫存材料中斷之急,那么缺貨成本表現為緊急額外購入成本 ( 緊急額外購人的開支會大于正常采購的開支 ) 。缺貨成本用 TC 表示。
( 四 ) 存貨的總成本 存貨的總成本是存貨的取得成本、儲存成本和缺貨成本三者之和。
三、存貨經濟批量
存貨相關總成本最低的進貨批量稱為經濟訂貨批量或經濟批量。
【例 lZl02113-1 】見教材215頁
存貨的資金占用量測定、ABC分析法
四、存貨資金占用量的測定
存貨資金占用量的測定方法包括:周轉期法、分析法、比率法和余額法。
( 一 ) 周轉期法
計算公式如下:
存貨資金占用量=平均每天周轉額×周轉期
[例 1Z102113-2] 見教材215頁
( 二 ) 分析法
分析法是以以前年度的合理占用數為基礎,分析本年度各項變動因素,加以調整后測定存貨資金占用量的方法。
存貨資金占用量=(存貨上年平均余額-不合理占用)×(1 十本年度生產增長率)×(1-本年度存貨周轉加速率)
【例 1Z102113-3 】見教材215頁
( 三 ) 比率法
采用銷售收入資金率時
存貨資金占用量=本年度銷售收入總額×銷售收人資金率
銷售收入資金率=(上年存貨平均余額-不合理占用額)/上年實際銷售收入總額×(l 一本年度存貨周轉加速率)
采用成本資金率時
存貨資金占用量=本年度產品成本總額×成本資金率
銷售收入資金率=(上年存貨平均余額-不合理占用額)/上年產品實際成本總額×(l 一本年度存貨周轉加速率)
采用利潤資金率時
存貨資金占用量=本年度銷售利潤總額×利潤資金率
銷售收入資金率=(上年存貨平均余額-不合理占用額)/上年實際銷售利潤×(l 一本年度存貨周轉加速率)
[例1Z102113-4] 見教材217頁
( 四 ) 余額法
五、存貨管理的 ABC 分析法
( 一 ) 存貨 ABC 分析法的概念及作用
又稱巴雷托分析法是根據分 析對象在技術或經濟方面的主要特征,進行分類排隊,分清重點和一般,從而有區別 地確定管理方式的一種分析方法。
存貨 ABC 分類管理就是按照一定的標準,將企業的存貨劃分為 A 、 B 、 C 三類,分別實行分品種重點管理、分類別一般控制和接總額靈活掌握的存貨管理方法。分類的標準主 要有兩個 : 一是金額標準 ; 二是品種數量標準。
A、B、C類存活的不同管理方法
項目 |
A類存貨 |
B類存貨 |
C類存貨 |
占存貨總數量的比例 |
5%_20% |
20%_30% |
60%_70% |
占存貨總價值的比例 |
60%_80% |
15%_30% |
5%_15% |
控制程度 |
嚴格控制 |
一般控制 |
粗略控制 |
制定定額方法 |
詳細計算 |
根據過去記錄 |
低了就進貨 |
儲備情況記錄 |
詳細記錄 |
有記錄 |
不設明細賬 |
庫存監督方式 |
經常檢查 |
定期檢查 |
不檢查 |
安全儲備 |
低 |
較多 |
靈活 |
B 類 : 根據實際情況采取靈活措施
C 類 : 憑經驗確定進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