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加強對工程造價咨詢單位監督管理的思考
上述問題的存在,影響了造價咨詢市場的正常運轉,阻礙了建筑市場的健康發展。因此,新的形勢要求工程造價監管人員及從業人員不但要加強業務知識學習,不斷自我提高跟上時代的步伐,而且要用完善的法規和科學加以引導,規范和保障造價咨詢市場健康有序的發展,以下就如何進一步加強對工程造價咨詢單位的監督管理談幾點想法:
(一)大力扶持專營類造價咨詢單位加強對造價咨詢單位的監管是為了發展中介機構,培育社會的自治能力,促進自由競爭,反對行業壟斷。而現實情況并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承接業務時的惡性競爭非常普遍,甚至是捉對廝殺,最后兩敗俱傷。例如,按規定收費標準為3‰,而最終收費為1‰也不足為奇。當然,這種情況是不會出現在自負盈虧的專營類造價咨詢單位的,因為他們不可能做虧本買賣,他們虧不起。同時因為他們的風險較大,因而必將對業主高度負責的完成咨詢業務,以信譽爭市場。而有“主業”作為后盾的咨詢單位可以不計后果,不以此贏利,這僅僅是他們的“中間業務”,而不是“主業”。這種行為不僅不會促進公平自由競爭,反而會導致壟斷。所以,大力扶持專營造價咨詢單位勢在必行。不然,我們將不可能培育出真正有競爭實力而且又有較高專業業務水平的造價咨詢單位,今后也難以與外地大型的工程咨詢公司抗衡。
(二)建立行業自律制度及責任賠償制度要建立公開不良記錄的制度,處罰信譽不良的造價咨詢單位。造價咨詢單位及從業人員在工作中徇私舞弊、濫用職權、收受賄賂或嚴重失誤的,由造價管理部門或行業協會利用造價信息網絡等媒體在“黑名單”上予以公布,并在年檢時給與處分,直至取消其資質或執業資格。此外,還可由行業協會根據造價咨詢單位及其從業人員的履約紀錄、營業記錄、資信情況等進行信用評級,以促進造價咨詢人員自覺遵守市場經濟秩序,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嚴謹認真的完成工作任務。
從行業自律和信譽角度看,還必須建立責任賠償制度,以增加造價咨詢單位的不公正成本,以約束其行為。同時,參照國際慣例,還應建立與此配套的“專業責任保險”制度。因為實行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以后,造價咨詢單位會面臨更多的風險,特別是一些新技術含量高、項目特征復雜的工程造價咨詢,風險更大。
(三)正確引導和規范工程造價咨詢單位目前的工程造價咨詢單位普遍實力薄弱,公司規模偏小,技術力量不強,主要的經營范圍依然還局限于工程量清單和招標標底的編制、結算的審核,專業范圍也主要限于土建、安裝、市政,面對市場的變化和競爭還不能及時應對。所以,開拓工程造價咨詢市場,開展全過程的工程造價服務是非常迫切的。目前,造價咨詢單位在建設程序的前期介入可以說還是一片空白,但在前期特別是決策階段、設計階段,卻是影響造價的關鍵。這就需要我們不僅要在廣度上,還要在深度上進行發展。當然,真正要實現這一轉變,我們造價管理部門與其他有關部門的關系是問題的焦點所在,我們只有在這個問題上消除分歧,達成共識,才能為造價咨詢業的健康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此外,造價咨詢收費規定不合理,也是制約造價咨詢業發展的一個客觀因素。例如,工程結算審定與工程量清單編制、標底編制等內容的收費差異甚遠,而且專業不分,造成苦樂不均的現象,這將不利于專業均衡和全面發展。所以,制定一個比較切合實際的指導性收費規定是非常需要的,但是也不要規定得太死,最好由市場自身決定。隨著工程造價咨詢市場激烈的競爭,按照優勝劣汰的市場發展機制,必然會有一批工程造價咨詢單位不可避免地被淘汰出局,而管理技術水平高、服務好的工程造價咨詢單位將擁有更大的商機。工程造價咨詢單位的兼并、重組將是今后一個時期的發展趨勢。
(四)強化對工程造價咨詢單位的監督管理和服務要實現有效管理,就要求我們制定的標準要適當,要具有可操作性,要管就管到實處。現在的資質年檢制度應該引導造價咨詢單位不斷引進先進的高科技管理手段和工作手段,培養他們面對日益激烈競爭的能力。
同時,要做好配套服務工作。在普遍實行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后,造價咨詢單位將對造價信息有更高的要求。但目前造價信息的采集、整理和發布都還不適應實際需要,在手段和方法上也不能完全適應造價管理的科學化和信息化的要求。工程造價信息網雖已初步建立,形成了一些框架,但各造價咨詢單位一級卻近乎空白。因此,要下大力氣去完善這一工作。當然,造價咨詢單位本身也要加強信息的積累和搜集。只有這樣,才能不斷適應高速運轉的信息化時代,在今后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總體來說,在對造價咨詢單位的監督管理方面,直接行政干預少了,宏觀調控力度大了,市場調節機制強了,這些顯然都是近期改革的成果。但是,與國際上的先進理念和管理手段相比,我們的造價咨詢業還是有差距的。市場經濟條件下,加強工程造價管理,運用經濟手段引導和規范建筑市場各方主體行為,維護建筑市場的穩定與繁榮,是工程造價管理部門的重要使命。工程造價管理部門對工程造價咨詢單位的監督管理工作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