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水處理場站工程分水處理場站工藝技術與結構特點以及水處理場站工程施工兩個條目,結構與特點部分以選擇題型為主,本篇就該部分內容進行考點提煉,羅列出12個小問,以應對相關考題。
具體內容如下:
1、給水處理和污水處理的目的分別是什么?
給水處理目的是去除或降低原水中懸浮物質、膠體、有害細菌生物以及水中含有的其他有害雜質,使處理后的水質滿足用戶需求。
污水處理目的是將輸送來的污水通過必要的處理方法,使之達到國家規定的水質控制標準后回用或排放。
2、常用的給水處理方法?
主要有:自然沉淀、混凝沉淀、過濾、消毒、軟化、除鐵除錳。
3、濁度小于3mg/L的河流水一般采用何種給水處理工藝流程?
工藝流程:原水→混凝→沉淀或澄清→過濾→消毒
4、給水處理應用較廣泛的深度處理技術主要有哪些?
目前,應用較廣泛的深度處理技術主要有活性炭吸附法、臭氧氧化法、臭氧活性炭法、生物活性炭法、光催化氧化法、吹脫法等。
5、污水處理根據水質類型可分為哪幾種方法?
根據水質類型分為物理處理法(物理作用分離)、生物處理法(微生物的代謝作用)、污水處理產生的污泥處置及化學處理法(混凝法)。
6、簡述根據污水處理程度分類,各級處理工藝主要針對的物質和處理效果。
一級處理:主要針對水中懸浮物質;經過一級處理后,污水中懸浮物可去除40%左右,附著于懸浮物的有機物也可去除30%左右。
二級處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膠體和溶解狀態的有機污染物質;經過二級處理后, BOD去除率可達90%以上,二沉池出水能達標排放。
三級處理:進一步處理難降解的有機物以及可導致水體富營養化的氮、磷等可溶性無機物等;于二級處理以后,以進一步改善水質和達到國家有關排放標準為目的。
7、再生水回用分為哪五類?
分為農、林、漁業用水;城市雜用水;工業用水;環境用水;補充水源水。
8、寫出水處理場站構筑物的組成?
(1)水處理(含調蓄)構筑物
(2)工藝輔助構筑物
(3)輔助建筑物,分生產輔助性和生活輔助性建筑物
(4)配套工程
(5)工藝管線
9、給水處理構筑物主要包括哪些?
給水處理構筑物包括:配水井、藥劑間、混凝沉淀池、澄清池、過濾池、反應池、吸濾池、清水池、二級泵站等。
10、污水處理構筑物主要包括哪些?
污水處理構筑物包括:進水閘井、進水泵房、格柵間、沉砂池、初沉淀池、二次沉淀池、曝氣池、氧化溝、生物塘、消化池、沼氣儲罐等。
11、試述水處理(調蓄)構筑物結構形式與特點?
水處理(調蓄)構筑物和泵房多數采用地下或半地下鋼筋混凝土結構,特點是構件斷面較薄,屬于薄板或薄殼型結構,配筋率較高,具有較高抗滲性和良好的整體性要求。少數構筑物采用土膜結構如穩定塘等,面積大且有一定深度,抗滲性要求較高。
12、給水與污水處理廠試運行時單機試車、全廠聯機試運行以及連續試運行時間要求?
(1)單機試車,一般空車試運行不少于2h。
(2)全廠聯機運行應不少于24h。
(3)連續設備及泵房單機組帶負荷累計運行達72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