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處理場站工程施工這部分主要講解混凝土水池的現澆施工、裝配式施工以及沉井施工,并簡要的介紹了水池施工的抗浮措施構和筑物的滿水試驗。筆者將相關內容進行梳理、匯總成23個小問,應篇幅較長,特將其分為上、下兩個部分進行介紹,本篇為上部分后11小問內容。
13、沉井施工基坑準備對地下水位有何要求?
地下水位應控制在沉井基坑以下0.5m ,基坑內的水應及時排除;采用沉井筑島法制作時,島面標高應比施工期最高水位高出0.5m以上。
14、沉井刃腳的結構厚度和寬度應如何確定?
墊層的結構厚度和寬度應根據土體地基承載力、沉井下沉結構高度和結構形式,經計算確定;素混凝土墊層的厚度還應便于沉井下沉前鑿除。
15、沉井下沉監控測量要求?
(1)下沉時標高、軸線位移每班至少測量一次,每次下沉穩定后應進行高差和中心位移量的計算。
(2)終沉時,每小時測一次,嚴格控制超沉,沉井封底前自沉速率應小于10mm/8h。
(3)如發生異常情況應加密量測。
(4)大型沉井應進行結構變形和裂縫觀測。
16、沉井下沉時的輔助方法有哪些?
采用階梯型外壁(灌黃砂)、觸變泥漿套助沉、空氣幕助沉、爆破開挖。
17、試述沉井下沉施工方式及其對應的封底方法?
下沉施工有排水下沉和不排水下沉兩種方式。其中,排水下沉對應的干封底施工,而不排水下沉對應的封底方法則是水下封底。
18、水池施工中常采用的抗浮措施有哪些?
(1)基坑四周設防汛墻,防止外來水進入基坑;建立防汛組織,強化防汛工作。
(2)構筑物下及基坑內四周埋設排水盲管(盲溝)和抽水設備,一旦發生基坑內積水隨即排除。
(3)備有應急供電和排水設施并保證其可靠性。
19、現澆鋼筋混凝土池體防水層施工與滿水試驗的先后順序?
現澆鋼筋混凝土構筑物滿水試驗,應在池體的防水層、防腐層施工之前進行。
(注:裝配式預應力混凝土構筑物滿水試驗,應在池體施加預應力且錨固端封錨以后,保護層噴涂之前進行;磚砌池體防水層施工以后進行,石砌池體則在勾縫以后進行。)
20、簡述水池滿水試驗流程?
試驗準備→水池注水→水池內水位觀測→蒸發量測定(池體有蓋時)→整理試驗結論。
21、水池滿水試驗池內注水有何具體要求?
(1)向池內注水應分3次進行,每次注水為設計水深的1/3 。對大、中型池體,可先注水至池壁底部施工縫以上,檢查底板抗滲質量,當無明顯滲漏時,再繼續注水至第一次注水深度。
(2)注水時水位上升速度不宜大于2m/d,相鄰兩次注水的問隔時間不應小于24h。
(3)每次注水宜測讀24h的水位下降值,計算滲水量,在注水過程中和注水以后,應對池體做外觀檢查和沉降量觀測。當發現滲水量或沉降量過大時,應停止注水。待作出妥善處理后繼續注水。
22、水池進行滿水試驗時水位的測讀時間要求?
(1)注水至設計水深24h后,開始測讀水位測針的初讀數。
(2)測讀水位的初讀數與末讀數的間隔時間應不少于24h。
(3)測定時間應連續。測定的滲水量符合標準時,須連續測定兩次以上;測定的滲水量超過允許標準,而以后的滲水量逐漸減少時,可繼續延長觀測。延長觀測的時間應在滲水量符合標準時止。
23、水池滿水試驗的試驗標準是什么?
(1)水池滲水量計算,按池壁(不含內隔墻)和池底的浸濕面積計算。
(2)滲水量合格標準。鋼筋混凝土結構水池不得超過2L/(m2?d);砌體結構水池不得超過3L/(m3?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