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道工程這一節涉及的內容較多,分別介紹了城市給水排水管道工程、城市供熱管道工程以及城市燃氣工程。
近年真題在該部分內容案例考核的頻次上有所提高,需要重視相關內容的學習。筆者對城市給水排水管道工程這一目內容進行知識點提煉,共有25個小問,本篇為前14小問內容。
具體內容如下:
1、開槽施工溝埋式管道,在什么地質情況下溝槽可不設支撐?
當地質條件良好、土質均勻、地下水位低于溝槽底面高程,且開挖深度在5m以內,溝槽可不設支撐(注:此時邊坡最陡坡度應符合相關規定)。
2、人工開挖溝槽的深度及溝槽層間留臺寬度有何具體規定?
人工開挖溝槽的槽深超過3m時應分層開挖,每層的深度不超過2m。
人工開挖多層溝槽的層間留臺寬度:放坡開槽時不應小于0.8m;直槽時不應小0.5m;安裝井點設備時不應小于1.5m。
3、溝槽開挖對于槽底的處理有哪些具體規定?
槽底原狀地基土不得擾動,機械開挖時槽底預留200~300mm土層,由人工開挖至設計高程,整平。
槽底不得受水浸泡或受凍,槽底局部擾動或受水浸泡時,宜采用天然級配砂礫石或石灰土回填;槽底擾動土層為濕陷性黃土時,應按設計要求進行地基處理。
槽底土層為雜填土、腐蝕性土時,應全部挖除并按設計要求進行地基處理。
4、管道地基槽底局部超挖以及排水不良造成地基土擾動時分別應該如何處理?
(1)槽底局部超挖或發生擾動,超挖深度不超過150mm時,可用挖槽原土回填夯實,其壓實度不應低于原地基土的密實度;槽底地基土壤含水量較大,不適于壓實時,應采取換填等有效措施。
(2)排水不良造成地基士擾動時,擾動深度在100mm以內,宜填天然級配砂石或砂礫處理;擾動深度在300mm以內,但下部堅硬時,宜填卵石或塊石,并用礫石填充空隙并找平表面。
5、管道安管采用焊接接口時,內壁錯邊量有何規定?
采用焊接接口時,兩端管的環向焊縫處齊平,錯口的允許偏差0.2倍壁厚,內壁錯邊量不宜超過管壁厚度的10%,且不得大于2mm。
6、給水管道安管施工,采用電熔、熱熔連接時接口施工的要點?
采用電熔連接、熱熔連接接口時,應選擇在當日溫度較低或接近最低時進行;電熔連接、熱熔連接時電熱設備的溫度控制、時間控制,擠出焊接時對焊接設備的操作等,必須嚴格按接頭的技術指標和設備的操作程序進行;接頭處應有沿管節圓周平滑對稱的內外翻邊;接頭檢驗合格后,內翻邊宜鏟平。
7、市政公用工程常用的不開槽管道施工方法有哪些?
主要有:頂管法、盾構法、淺埋暗挖法、地表式水平定向鉆法、夯管法等施工方法與設備選型。
8、不開槽管道施工方法如何選擇?
目前城市改(擴)建給水排水管道工程多數采用頂管法施工。
盾構法施工用于給水排水主干管道工程,直徑一般在3000mm以上。
在城區地下障礙物較復雜地段,采用淺埋暗挖法施工管(隧)道是較好的選擇。
定向鉆機在以較大埋深穿越道路橋涵的長距離地下管道的施工中會表現出優越之處。
夯管法在特定場所有其優越性,適用于城鎮區域下穿較窄道路的地下管道施工。
9、給水排水工程中砌筑管渠的材料有何要求?
(1)用于砌筑結構的機制燒結磚強度等級符合設計要求,一般不低于MU10;其外觀質量應符合《燒結普通磚》GB 5101-2017一等品的要求。
(2)用于砌筑結構的石材強度等級應符合設計要求,設計無要求時不得小于30MPa。石料應質地堅實、均勻,無風化剝層和裂紋。
(3)用于砌筑結構的混凝土砌塊應符合設計要求和相關標準規定。
(4)砌筑砂漿應采用水泥砂漿,其強度等級應符合設計要求,且不應低于M10。
10、試述給水排水工程中溝道砌筑變形縫施工要點?
(1)變形縫內應清除干凈,兩側應涂刷冷底子油一道。
(2)縫內填料應填塞密實。
(3)灌注瀝青等填料應待灌注底板縫的瀝青冷卻后,再灌注墻縫,并應連續灌滿灌實。
(4)縫外墻面鋪貼瀝青卷材時,應將底層抹平,鋪貼平整,不得有壅包現象。
11、砌筑圓井時如何就進行收口砌筑?
砌塊應垂直砌筑;收口砌筑時,應按設計要求的位置設置鋼筋混凝土梁;圓井采用砌塊逐層砌筑收口時,四面收口的每層收進不應大于30mm ,偏心收口的每層收進不應大于50mm。
12、給水排水管道功能性試驗包括哪些?
包括壓力管道的水壓試驗(分為預試驗和主試驗階段)、無壓管道的嚴密性試驗(分為閉水試驗和閉氣試驗)。
13、水壓試驗是否合格的判定依據?
水壓試驗試驗合格的判定依據分為允許壓力降值和允許滲水量值,按設計要求確定。設計無要求時,應根據工程實際情況,選用其中一項值或同時采用兩項值作為試驗合格的最終判定依據。
14、管道采用兩種管材時水壓試驗如何進行?
管道采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管材時,宜按不同管材分別進行試驗;不具備分別試驗的條件必須組合試驗,且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應采用不同管材的管段中試驗控制最嚴的標準進行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