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期貨市場監管與風險控制
一、風險的類型:
1不可控風險:宏觀經濟環境變化的風險、政策性風險。
可控風險,如管理風險和技術風險、投資者投機交易風險等。
2從交易環節分:代理風險,交易風險,交割風險等。
3從產生的主體分:期貨交易者(套期保值者與投機者)、期貨交易所、期貨公司、政府監管部門。
4從風險來源:市場風險(最常見最需要重視)、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操作風險、法律風險。
市場流動性:在廣度上—既定價格水平下滿足投資者交易需求的能力 在深度上—市場對大額交易需求的承接能力。
流動性風險:流通量風險,期貨合約無法及時以合理價格建立或了結頭寸的風險。
資金量風險,投資者的資金無法滿足保證金要求時,面臨強制平倉的風險。
二、期貨市場風險的成因:
1價格波動
2杠桿效應——區別其它投資工具的主要標志,也是期貨市場高風險的原因。
3非理性投機
4市場機制不健全——產生流動性、結算、交割等一系列風險
三、風險管理流程:風險的識別、風險的預測和度量、選擇有效的手段處理或控制風險。
四、我國期貨市場的風險監管體系
建立五位一體的期貨監管協調工作機制。按照“統一領導,共享資源,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密切合作,合力監管”的原則,監管協調機制各方形成了一個分工明確、協調有序、運轉順暢、反應快速、監管有效的工作網絡,保證了監管工作的順利進行和監管效能的有效發揮。
1中國證監會:中國期貨市場主管機關,負責監管協調機制的規則制定、統一領導、統籌協調和監督檢查。
2各地證監局:
3中國期貨業協會:2000年12月成立的非營利性社會團體法人。宗旨是在國家對期貨業實行統一監督管理的前提下,進行期貨業自律管理;發揮政府與期貨業之間的橋梁和紐帶作用,為會員服務,維護會員的合法權益;堅持期貨市場的公開、公平、公正,維護期貨業的正當競爭秩序,保護投資者利益,推動期貨市場的規范發展。
4期貨交易所:期貨市場重要的自律監管機構。
5期貨保證金監控中心:2006年3月成立的非營利性公司制法人,主管部門中國證監會。宗旨為建立和完善期貨保證金監控機制,及時發現并報告期貨保證金風險狀況,配合期貨監管部門處置風險事件。
五、交易所的風險控制(作為直接管理者,其風險監控是整個市場監控的核心。)
1主要風險:一是監控執行力度問題;二是非理性價格波動風險。
與非理性價格波動風險緊密聯系、互為因果的風險:大戶持倉風險和資金風險。
2內部風險監控機制
a正確建立和嚴格執行有關風險監控制度
b建立對交易全過程進行動態風險監控機制
c建立和嚴格管理風險基金。
一旦發生緊急情況,能否直接從公積基金或風險基金中劃撥虧損金額,承擔履約責任,是交易所這一層面整體抗風險能力的前提。
結算會員在交易中違約的,結算所或結算機構應先運用該結算會員的交易保證金賬戶內的財產補償對方損失;上述財產不足補償的,應運用風險和儲備基金,最后運用結算所或結算機構的自有資金予以補償。無論如何不得動用其他會員或客戶除了風險基金之外的基金存款。
我國風險準備金單獨核算,專戶存儲。來源:交易所按向會員收取手續費收(含優惠減收部分)20%比例從管理費用中提取,符合國家財政政策規定的其他收入。
我國結算擔保金由結算會員依期貨交易所規定繳納,用于應對結算會員違約風險的共同擔?;?。開立結算擔保金專用賬戶,專戶管理。
六、期貨公司風險控制
1期貨公司是期貨交易的直接參與者和交易的中介者,處于期貨交易風險管控的核心位置。
2風險來源于自身管理、客戶素質、同業競爭等。管理風險、價格預測風險、業務操作風險、客戶信用風險、技術風險、道德風險
3內部風險控制機制:
嚴格遵守凈資本管理的有關規定
設立首席風險官制度
控制客戶信用風險
嚴格執行保證金和追加保證金制度
嚴格經營管理
加強對從業人員的管理
健全信息技術管理
七、投資者的風險控制
1主要風險:
價格風險
代理風險
交易風險
交割風險
自身因素導致風險(預測能力欠佳滿倉操作,承受過大風險 缺乏處理高風險投資的經驗)。
2防范措施:
a充分了解和認識期貨交易的基本特點
b慎重選擇經紀公司
c制定正確有效的投資戰略
d規范自身行為,提高風險意識和心理承受力
3機構投資者的內部風險監控機制
a建立由董事會、高層管理部門和風險管理部門組成的風險管理系統
b制定合理的風險管理流程
c建立相互制約的業務操作內部監控機制
d加強高層管理人員對內部風險監控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