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甲乙兩國因某島嶼的歸屬問題常年交戰,積怨甚深。2010年,甲乙兩國協議將該島嶼歸屬糾紛提交國際常設仲裁法院解決。關于國際常設仲裁法院,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國際常設仲裁法院的評議必須秘密進行
B.國際常設仲裁法院的當事人可以是國家、法人和自然人
C.國際常設仲裁法院屬于國際法院的一個分支機構,當事人如對其作出的裁決不服,可以請求國際法院作出解釋
D.國際常設仲裁法院的仲裁名單由各國提名的法學專家組成,且各國提名僅限于本國國籍的人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國際常設仲裁法院的仲裁程序,國際常設仲裁法院的組成,國際常設仲裁法院的性質。本題考查國際常設仲裁法院的仲裁程序;國際常設仲裁法院的性質和組成。 A選項,國際常設仲裁法院的仲裁程序包括:(1)選定仲裁員,再由選定的仲裁員選定首席仲裁員;(2)一般經過書面程序和口頭程序兩個階段;(3)秘密評議并以多數票作出裁決;(4)裁決為終局性的。爭端方對裁決的意義和范圍不明,可以在裁決作出 3個月內,請求仲裁庭作出解釋。 故A選項正確,當選。 BC選項,國際常設仲裁法院于1900年,在荷蘭海牙成立。國際常設仲裁法院是一個獨立的常設仲裁機構,其當事人只能是國家。故B選項錯誤,不當選。C選項的錯誤在于“國際常設仲裁法院屬于國際法院的一個分支機構”,國際常設仲裁機構是一個獨立的常設仲裁機構,爭端方對裁決的意義和范圍不明,可以在裁決作出 3個月內,請求仲裁庭作出解釋。故C選項錯誤,不當選。 D選項,國際常設仲裁法院的組成:(1)常設理事會:監督和指導事務局的工作,制定有關的規則和章程;(2)國際事務局:常設仲裁法院的書記處,負責日常的工作和法院仲裁文件的登記、轉達、檔案管理;(3)仲裁員名單:由締約的每個國家各自遴選的4名精通國際法并享有崇高道德聲譽的法學專家組成。各國提名不限于本國國籍的人。仲裁員可以連選連任,任期6年。由此可知,各國可以提名不具有本國國籍的人,故D選項錯誤,不當選。
2.齊國人張三和李四在齊國侵吞了楚國某公司大量的資產。事發后李四潛逃至燕國,在潛逃中李四又對趙國的船舶實施了海盜行為。張三在逃跑時持槍向路人射擊,造成包括楚國駐齊國大使在內的數十人死亡。齊國警方因張三拒捕將其擊斃。若齊、楚、燕、趙四國間無司法協助方面的多邊或雙邊協議,下列哪一選項是正確的?
A.基于保護性管轄,楚國有權派員到公海將李四緝拿
B.因齊國警方沒能阻止住張三的開槍,齊國應對楚國大使的死亡承擔連帶責任
C.盡管李四對趙國的船舶實施了海盜行為,燕國也無義務將李四引渡給趙國
D.齊國對李四具有屬人管轄權,可派警員到燕國將李四緝拿歸案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國家的基本權利。本題考查國家的管轄權。 A選項,保護性管轄不能在公海行使,這是保護性管轄與普遍管轄的區別所在。因此,A選項錯誤,不選。 B選項,當槍擊事件發生時,齊國迅速采取了有效措施,控制了局面,履行了政府應盡的職能,不存在違背國際義務的不作為。因此,齊國在這一事件中沒有責任。B選項錯誤,不選。 C選項,由于趙國和燕國沒有司法協助協議,因此,燕國沒有義務將李某引渡至趙國。C選項正確,當選。 D選項,齊國對李四有權行使屬人管轄,但由于李四在燕國,須通過司法協助才能將其緝拿歸案,齊國不能直接向燕國派警察對其緝拿。因此,D選項錯誤,不選。 綜上所述,本題正確答案為C。
法考必備:【法考刷題APP下載】【點擊加QQ群:860440252】【免費下載精品資料】更多答疑可加微信ks233wx19法考學霸君好友。
3.甲乙兩國發射的氣象衛星相撞,導致甲國衛星墜落。衛星碎片在丙國境內與正在飛行的丙國民航飛機相撞使其墜落,同時墜落的衛星碎片又造成丁國地面人員及財產的損害。甲、乙、丙、丁四國均為1972年《空間物體造成損害的國際責任公約》及相關公約的參加國。對此,下列哪一選項是錯誤的?
A.甲乙兩國對衛星間的相撞,應承擔過失責任
B.甲乙兩國對衛星碎片造成的丁國地面人員及財產損害,應承擔絕對責任
C.甲乙兩國對衛星碎片造成的丁國地面人員及財產損害,應承擔過失責任
D.甲乙兩國對衛星碎片造成的丙國飛機損害,應承擔絕對責任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國際責任的歸責原則,國際責任的主要形式。本題考查的是國際法律責任。 1972年《空間物體造成損害的國際責任公約》對外空物體造成的損害責任主要規定有兩種原則,即絕對責任原則和過失責任原則。絕對責任原則是指不論發射國是否有過失,只要對他國造成損失,發射國就須承擔責任。該原則適用于空間物體對地球表面或對飛行中的飛機造成的損害,無論損害是一個空間物體造成的,還是一個發射國的空間物體對另一個發射國的空間物體造成損害,并由此對第三國造成損害。過失責任原則是指空間物體造成的損害是因發射國的過失或其負責人的過失造成時,發射國方承擔責任。該原則適用于在地球表面以外的地方的空間物體間的損害。兩個衛星在外太空發生碰撞,適用過失責任原則,故A選項正確。對于兩國衛星相撞造成的丁國人員及財產的損害,應由兩國承擔絕對責任,而非過失責任,故B選項正確,C選項錯誤。兩國發射的空間物體對第三國正在飛行中的飛機造成損害的,應對第三國承擔絕對責任,故D選項正確。因此,C選項錯誤,當選;ABD選項正確,不當選。
4.關于使館特權與豁免中的通訊自由,根據《維也納外交關系公約》的規定,下列哪一選項是錯誤的?
A.使用明密碼電信的方法通訊
B.使用外交信使的自由
C.依派遣國的要求裝置并使用無線電發報機
D.使館來往公文不得侵犯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使館通訊自由,外交人員的其他特權與豁免。本題考查外交特權與豁免。 A、B、D選項,《維也納外交關系公約》第27條規定,“接受國應允許使館為一切公務目的自由通訊,并予保護。使館與派遣國政府及無論何處之該國其他使館及領事館通訊時,得采用一切適當方法,包括外交信差及明密電信在內”。因此,A、B、D選項正確,不當選。 C選項,裝置并使用無線電發報機不能只依派遣國的要求,還必須經駐在國許可。因此,C選項錯誤,當選。
5.甲國公民約翰在乙國旅游期間與乙國公民亨利發生糾紛,被亨利打傷,對此,下列哪一選項是錯誤的?
A.對于約翰在乙國受到的侵害,乙國不負有國家責任
B.如乙國拒絕司法,約翰希望外交保護,則必須由約翰首先提出請求
C.約翰在受害行為發生時到外交保護結束時應連續地擁有甲國的國籍
D.在提出外交保護之前,約翰必須用盡乙國法律規定的一切可以利用的救濟手段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國際責任的歸責原則,外交保護的條件。本題考查外交保護。 A選項,國家責任是指國家為其國際不當行為承擔的國際法上的責任。如果損害僅僅涉及外國私人的行為,所在國家不存在任何直接或間接責任。故A選項正確,不當選。 B選項,外交保護是指一國通過外交途徑對在國外的本國國民的合法權利進行的保護。外交保護是國家的權利而不是義務。外交保護是國家之間的關系,不以個人提出為條件。故B選項錯誤,當選。 C、D選項,國家行使外交保護權一般應符合三個條件:(1)一國國民權利受到侵害是由于所在國的國家不當行為所致。(2)受害人自受害行為發生起到外交保護結束的期間內,必須持續擁有保護國國籍。這稱為“國籍繼續原則”。(3)在提出外交保護之前,受害人必須用盡當地法律規定的一切可以利用的救濟辦法,包括行政和司法救濟手段。在這些手段用盡之后仍未得到合理救濟時,才可以提出外交保護。此為“用盡當地救濟原則”。故C、D選項正確,不當選。
法考[模擬試題]、[歷年真題]、[章節試題]在線機考刷題,點擊前往!
2020年法考:鎖定考試核心考點,一站式拔高提分!點擊免費試聽講師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