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國家行政與公行政
行政的英語表述是administration/administer。與之相近的意思還有:管理、執行、實施,等等。
行政有公行政和私行政之分,公行政又有國家行政與非國家行政之分,而國家行政又有形式行政與實質行政之分。作為行政法學研究對象的行政是公行政,主要是國家行政、形式行政,既包括國家行政機關進行的執行、管理活動,也包括國家行政機關進行的準立法和準司法活動。來源:考試大
二、行政權與公權力
行政權是公權力的一部分。
公權力雖然包括立法權、司法權等其他重要權力,但行政權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公民最經常、最直接接觸的公權力無疑是行政權。
三、行政與行政國家
“行政國家”與“立法國家”相對。“行政國家”現象是資本主義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它指稱的是西方國家政府行政職能和行政權大擴張、大膨脹的趨勢。
行政國家的產生,意味著行政職能的增加和行政權的擴大,這一方面意味著社會經濟發展所必須的秩序的確立和保障,另一方面則意味著人民的自由和權利可能受到侵害的威脅增大。因此,必須創立一種機制,在擴大行政權的同時加強對行政權的控制和制約,使之正當行使而不致被濫用,這種控制和制約政法英杰機制的重要環節就是行政法。
由此可見,行政法作為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是伴隨著行政國家的產生而產生的。來源:www.examda.com
四、行政與法治國家
行政國家的產生是行政法產生和發展的基本原因,而行政法的產生和發展是法治國形成的基本條件和重要標志。
第二節行政法
一、中外行政法的一般定義
二、行政法是調整行政關系的法
(一)行政管理關系
行政管理關系是行政主體在行使行政職權過程中與行政相對人發生的各種關系。
(二)行政法制監督關系
行政法制監督關系是行政法制監督主體在對行政主體、國家公務員和其他行政執法組織、人員進行監督時發生的各種關系。
(三)行政救濟關系
行政救濟關系是行政相對人認為其權益受到行政主體行政行為的侵犯,向行政救濟主體申請救濟,行政救濟主體應行政相對人的請求,對其申請予以審查,作出向相對人提供或不予提供救濟的決定而發生的各種關系。來源:考試大的美女編輯們
(四)內部行政關系
內部行政關系是行政主體內部發生的各種關系,包括上下級行政機關之間的關系、行政機關與公務員之間的關系等。
三、行政法是控制與規范行政權的法
行政法就其實質而言,可以界定為控制和規范行政權的法。
行政法主要從三個方面控制和規范行政權:其一,通過行政組織法,控制行政權的權源。其二,通過行政程序法規范行政權行使的方式。其三,通過行政法制監督法、行政責任法、行政救濟法制約行政權濫用。www.Examda.CoM考試就到考試大
四、行政法是難以制定統一法典的法
行政法在形式上不同于民法和刑法,民法和刑法都有一部集基本規范為一體的統一法典,而行政法一般不存在這樣的法典,它的法律規范廣泛地散見于各種法律規范文件之中。
第三節行政法學
一、行政法學是法學的分支學科
(一)行政法學與憲法學
(二)行政法學與行政學
(三)行政法學與行政訴訟法學
二、行政法學是研究行政法現象的學科
行政法學總的研究對象是行政法現象,具體包括下述內容:
(一)行政法的產生、發展及其規律
(二)行政法的價值與功能
(三)行政法的內容與形式
(四)行政法律關系
(五)行政法的理論基礎
三、行政法是一門正在發展中的學科
(一)行政法是一門年輕的學科
(二)行政法隨著“行政”的角色和內涵的變化而發展
(三)我國行政法的發展、成熟是以改革開放為重要背景的
四、行政法是采用綜合性方法研究的學科
(一)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
(二)系統論的方法
(三)研究法律文件與法律文件所調整的實際社會關系相結合的方法
(四)比較的方法
(五)案例分析的方法
(六)其他研究方法
研究行政法學還可以采用歸納政法英杰法、演繹法、調查法、統計法等其他方法。
本章思考題:
1、簡述行政法的一般特征。
2、簡述行政法的地位和作用。
3、簡述憲法與行政法的聯系與區別。
4、簡述行政權的性質和特征。
5.試論行政法是規范和控制行政權的法。
相關推薦:
更多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