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關于民事權利中的形成權的表述,哪些是正確的?(2005-3-58,多)
A 形成權只能通過明示方式行使
B 效力待定合同中相對人的催告權并非形成權
C 債權人撤銷權屬形成權
D 形成權不受訴訟時效期間的限制
形成權,是指以一方當事人的意思表示即可設立、變更、消滅民事法律關系的權利。形成權多以明示方式行使,但也可默示行使,例如,受遺贈人的默示拒絕(《繼承法》第25條規定:繼承開始后,繼承人放棄繼承的,應當在遺產處理前,作出放棄繼承的表示。沒有表示的,視為接受繼承。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后兩個月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試用人的默示同意(《合同法》第171條規定:試用買賣的買受人在試用期內可以購買標的物,也可以拒絕購買。試用期間屆滿,買受人對是否購買標的物未作表示的,視為購買)等,故A項錯誤。
在效力待定合同中,相對人的催告權只是提示限制行為能力的法定代理人、無權代理的被代理人進行追認或拒絕,但不能直接導致法律關系的變動,故不屬于形成權,故B項正確。
訴訟時效期間適用于請求權的行使問題,不適用于形成權。形成權受除斥期間的限制[《合同法解釋(一)》第8條規定:《合同法》第55條規定的“一年”、第75條和第104條第2款規定的“5年”為不變期間,不適用訴訟時效中止、中斷或者延長的規定],故D項正確。
本題最大的爭議是債權保全中的債權人撤銷權的性質。有人認為,債權人撤銷權是以單方意思導致他人之間的法律關系變動,屬于可能權;形成權是權利人以單方意思導致自己與相對人之間的法律關系變動,所以債權人撤銷權不屬于形成權。司法部參考答案不選C,顯然采用了這一主張。但通說認為,廣義上的形成權包括可能權,如采廣義的形成權說,本題可以選C項。
其實,民法上的撤銷權有多種,如受脅迫成立的可撤銷婚姻中的撤銷權,受欺詐成立的可撤銷合同中的撤銷權,無權代理的效力待定的合同中的善意第三人的撤銷權,又如贈與合同中贈與人的任意撤銷權與法定撤銷權等,都屬于典型的形成權。但唯有債權保全中的債權人撤銷權,究竟屬于形成權與否,存在爭議。
事實上,關于債權人撤銷權的性質,有形成權說、請求權說、折中說、責任說、訴權說等多種理論學說。具體到我國《合同法》第74條規定的債權人撤銷權的性質與作用,理論界也存有爭議。因為依照該規定,債權人行使撤銷權的訴訟效力體現在兩個地方:一是使債務人與第三人的行為得以撤銷;二是請求法院執行第三人將其所受利益返還給債務人,以備債務人來清償對債權人的債務。前一種效力是形成權的效力體現,后一種效力則是請求權的效力體現。這樣,應該認為債權人撤銷權并非單純的形成權。
綜上,本題答案為B、D。
更多:民法加分題 民法爭議題標準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