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需要層次:馬斯洛(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認知需要、審美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和阿爾德弗爾(生存需要、關系需要和成長需要);
人類需要的類型:生物性需要(進食、飲水等)和社會性需要(交往、成就、權力);
人類行為:個體為適應環境與滿足需要所表現出來的活動或反應,它是遺傳、生理、心理、社會過程等內外因素綜合性相互作用的結果。
人類行為的類型:外顯行為和內隱行為;本能行為和習得行為;正常行為和異常行為; 社會工作師通關秘笈!
判斷正常與異常行為的標準:統計規律;社會規范與價值;行為適應性標準;個體主觀體驗;
人類行為的特點:適應性、多樣性、動態性、指向性、可控性、發展性;
社會環境:與人類生物遺傳、心理狀態及社會過程相互作用的社會系統,家庭、學校、團體、組織、社區、社會、文化等是重要組成部分;
社會環境特點:多樣性;動態與靜態的相對統一;
社會環境的構成:家庭、朋輩群體、學校與工作單位、社區、社會(或社會系統)、文化、大眾傳媒;
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的關系:個體必須適應環境;社會環境影響個人行為;社會環境對人類行為的影響不能脫離遺傳稟賦的制約;人類行為也能改變社會環境;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相互影響的力度并不對等;
人生發展階段論:弗洛伊德(口唇期;肛門期;性器期;潛伏期;生殖期)和艾里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嬰兒期:信任還是不信任—希望;幼兒期:自主還是羞怯與疑慮—意志力;兒童早期:主動還是內疚—目的;兒童中期:勤奮還是自卑—能力;青少年時期:自我同一性—忠貞;成年早期:親密還是孤獨—愛;成年中期:繁殖還是停滯—關懷;老年期:自我整合還是絕望—智慧);
時期 | 生理發展 | 認知與心理 | 社會性與人格 |
嬰幼兒 | 大腦迅速發展; 動作發展最為迅速; | 感覺運動階段;目標取向行為;形成符號思維能力;語言發展的重要時期; | 依戀形成; 自主與羞愧; |
兒童階段 | 智能、肌肉技能發展; | 語言和記憶力增強;邏輯思考;思維及
推力能力增強;開始掌握書面語言; |
創造力和主動性;利他行為出現;朋輩群體出現;校園和朋友出現; |
青少年階段 | 生理發生變化; | 智力發展的高峰期;穩定價值觀、人生觀;逆反心理;同輩群體的重要影響階段;后期開始獨立,自由權利意識增強 | 自我同一性的建立; 青少年社會化; 渡過“危險期”; |
成年階段 | 到達頂峰后生理機能開始退化;更年期出現 | 認識能力和操作能力提高;熟練處理人際關系;解決問題更有智慧; | 建立社會角色;情感穩定婚姻務實;婚姻問題、精神健康和就業問題 |
老年階段 | 生理和認知退化; | 回憶生活;懷舊; | 角色變化,退出崗位;無用感;經濟困難;人際關系淡化;疾病產生; |
預測試題、模擬試題,一網打盡>>
編輯推薦:
社會工作師通關秘笈!
1、全國各地09年社會工作師準考證打印匯總
2、09年社會工作者考試考前練習題匯總
3、09年中級社會工作實務輔導資料匯總
4、初級社會工作師案例分析模考題匯總
5、北大社會學入學考試試題匯總
6、2009年社會工作者網校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