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社會工作是運用社會工作的專業方法協助病人解決與疾病相關的社會經濟、家庭、職業、心理等問題,配合醫生進行疾病防治和傷殘康復等服務的一種專業社會工作。
醫療社會工作最早出現在英國。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美各國正式建立醫療社會工作制度。中國自1921年美籍醫療社會工作者I.浦愛德女士在北平的協和醫院首創社會工作部后,全國各大醫院先后成立此類組織。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特別是80年代以來,中國在各醫學院校的公共衛生系里,增設社會醫療研究所(室),或在各類醫院、社區中開展醫療社會工作。
醫療社會工作一般包括醫務社會工作、公共衛生社會工作、心理衛生社會工作。最初側重在醫療衛生機構中對病人的服務工作,后來擴展到對健康的保護與促進、對疾病的預防和治療。世界醫學界普遍認為,人們發病的原因、發病過程與治療的效果均與社會復雜的生活有關;人類健康的含義包括生理、心理、社會活動、人際關系均處于正常狀態。基于這種認識,醫療社會工作不局限于把社會工作的知識、技術、態度與價值應用于醫療護理工作,而是經常與醫療保健及公共衛生機構配合,從社會、心理、環境因素對人的影響入手,分析疾病的成因與過程,研究預防和治療的方案。醫療社會工作最初以個案工作方法為主,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綜合運用社團工作、社區組織或社區發展方法,形成了一套新的社會診斷方法──社會醫療診斷模式。
醫療社會工作的任務主要分為3大類:①在醫療機構中對病人進行有關病情的分析及有效的照顧;溝通有關治療方案以提高療效;對醫療小組或主治醫生提供有關病情社會背景的分析材料。②在家庭醫護中,對病人提供康復計劃和上門治療,對家屬介紹有關輔助性服務項目。③在社區衛生活動中,協助醫院發展公共關系、進行衛生教育。醫療社會工作的內容亦相應劃分為3個方面:①醫院照顧服務。包括對病人提供經濟方面的咨詢或尋求醫療補助的途徑;安慰病人及其家屬,增加醫患之間的合作;講解醫療常識,減少病人對疾病的誤解;提供有關醫療事故方面的法律咨詢。還有特殊醫療服務,協助急需搶救的病人入院、轉院;利用團體療法,對因心血管疾病和意外脊椎神經受傷造成的半身不遂者給予特別的物理治療、心理治療和社會治療;對其他類型的老年病患者、特別是致命疾病的患者,給予特別的鼓勵、安慰與支持。②社區護理工作。包括制定周密的社區護理計劃。主要目的是為體弱多病的老年人提供適當的病后照顧與康復服務,以取代住院療養。服務項目有門診服務、住院服務、日間服務、急救服務、咨詢服務等。③疾病預防工作。其內容包括:推廣健康教育,鼓勵免疫,建立適宜的衛生環境;組織健康檢查,及早發現疾病,早期預防;做好康復保健工作,預防疾病的復發或惡化;利用大眾傳播媒介,從事社區衛生教育;協調社區中衛生教育及福利機構,開展疾病預防;組織訓練社區內的志愿工作人員從事對老年人或傷殘者的服務工作;協助醫療部門、社會機構和學術單位從事地區性疾病調查研究。考試大收集整理
預測試題、模擬試題,一網打盡>> 編輯推薦:
社會工作師通關秘笈!
2010年社會工作師考試于6月12日、13日舉行 09年社會工作者實務真題(回憶版) 點擊進入社會工作者網校免費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