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牢記并收藏
(一)社區矯正法規與政策
社區矯正法規與政策考點 |
社區矯正適用范圍 | 1、被判處管制的
2、被宣告緩刑
3、被暫予監外執行,具體包括:
(1)有嚴重疾病需要保外就醫的。
(2)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嬰兒的婦女。
(3)生活不能自理,適用暫予監外執行不致危害社會的。
(4)被裁定假釋的。
(5)被剝奪政治權利,并在社會上服刑的。 |
社區矯正小組、方案制訂及檔案 | 1、社區矯正小組
《矯正小組由司法所供職人員擔任組長,由社會工作者、志愿者、有關部門人員、村(居)民委員會、社區矯正人員所在單位人員、就讀學校人員、家庭成員或者監護人、保證人等相關人員組成。社區矯正人員為女性,矯正小組應當有女性成員。
2、社區矯正方案
(1)在對社區矯正人員被判處的刑罰種類、犯罪情況、悔罪表現、個性特征和生活環境等情況進行綜合評估的基礎上,指定有針對性的監管、教育和幫助措施。
(2)矯正方案根據矯正方案的實施效果,適當予以調整。
3、社區矯正檔案
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應當為社區矯正人員建立社區矯正執行檔案,包括使用社區矯正的法律文書,以及接收、監管審批、處罰、收監執行、解除矯正等有關社區矯正執行活動的法律文書。 |
社區矯正監督管理 | 1、報告義務
(1)社區矯正人員應定期向司法所報告遵紀守法、接受監督管理、參加教育學習、社區服務和社會活動情況。
(2)發生居所變化、工作變動、家庭重大變故以及接觸對矯正產生不利影響人員的,及時報告。
(3)保外就醫社區矯正人員應當每個月向司法所報告本人身體情況,每三個月向司法所提交病情復查情況。
2、進入特定場所審批
對于人們法院禁止令確定需經批準才能進入的特定區域或場所,社區矯正人員進入需經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批準,并告知人們檢察院。 |
社區矯正警告、處罰及減刑 | 1、社區矯正警告
(1)未按照規定時間報到的。
(2)違反關于報告、會客、外出、居住地變更規定的。
(3)不按照規定參加教育學習、社區服務等活動,經教育仍不改正的。
(4)保外就醫的社區矯正人員無正當理由不按時提交病情復查情況,或未經批準進行就醫以外的社會活動且經教育仍不改正的。
(5)違反人民法院禁止令的。
(6)其他違反監督管理規定的。
2、社區矯正處罰的
(1)社區矯正人員違反管理規定或人民法院禁止令,依法應予治安管理處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應提請同級公安機關依法處罰。
(2)公安機關應當將處理結果通知縣級司法行政機關。
3、撤銷緩刑、假釋
(1)違反人民法院禁止令,情節嚴重的。
(2)未照規定時間報到或接受社區矯正期間脫離監管的,超過一個月。
(3)因違反監督管理規定受到治安管理處罰,仍不改正的。
(4)受到司法行政機關三次警告仍不改正的。
(5)其他違反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監督管理規定,情節嚴重的。
4、減刑
(1)社區矯正人員符合法定減刑條件的,由居住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提出減刑建議書并附相關證明材料,經地(市)級司法行政機關審核同意后提請社區矯正人員居住地的中級人民法院裁定。
(2)人民法院應自收到之日起1個月內依法裁定;
(3)暫予監外執行罪犯的減刑,案情復雜或情況特殊,可延長一個月。 |
(二)禁毒法規與政策
禁毒法規與政策匯總 |
吸毒檢測程序規定 | 1、吸毒檢測及其形式。
是指運用科學技術手段對涉嫌吸毒人員進行生物醫學檢測,為公安機關認定吸毒行為提供科學依據的活動。
2、樣本采集。
(1)被檢測人員拒檢,經縣級機關或派出機構負責人批準,可進行強制檢測。
(2)公安機關采集、送檢樣本,應由兩名以上工作人員進行;
(3)采集女性被檢測人尿檢樣本,應由女性工作人員進行。
3、現場檢測
由縣級以上公安機關或派出機構進行;現場檢測應當出具檢測報告,由檢測人簽名,加蓋檢測公安機關或派出機構的印章。
4、實驗室檢測
由縣級以上機關指定取得檢驗鑒定機構資格的實驗室或有資質醫療機構進行。
5、實驗室復檢
由縣級以上公安機關指定的取得檢驗鑒定機構資格的實驗室進行。 |
戒毒措施 | 1、社區戒毒
對吸毒成癮人員,公安機關責令接受社區戒毒,通知吸毒人員戶籍所在地或居住地的街道辦、鄉鎮人民政府。社區戒毒期限為三年。
2、自愿戒毒及戒毒醫療機構
吸毒人員可自行到具有戒毒治療資質的醫療機構接受戒毒治療。
3、強制隔離戒毒
(1)吸毒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機關作出強制戒毒:
拒絕接受社區戒毒的;在社區戒毒期間吸食、注射毒品的;嚴重違反社區戒毒協議的;經社區戒毒、強制隔離戒毒后再次吸食、注射毒品的。
(2)懷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不滿1周歲嬰兒的婦女吸毒成癮的,不適用強制隔離戒毒;
(3)不滿16周歲未成年人吸毒成癮的,可以不適用強制隔離戒毒。
(4)強制隔離戒毒的期限為2年。
4、社區康復
對于被解除強制隔離戒毒人員,強制隔離戒毒的決定機關可以責令其接受不超過3年的社區康復。 |
(三)治安管理處罰法規與政策
治安管理處罰法規與政策考點 |
治安管理處罰的種類 | 1、警告;
2、罰款;
3、行政拘留;
4、吊銷公安機關發放的許可證。
其中,違反治安管理的外國人,可附加適用限期或驅逐出境。 |
治安管理處罰的適用 | 1、部分特別人員違反治安管理的適用
(1)已滿14周歲不滿18周歲的違反治安管理,從輕或減輕處罰;
(2)不滿14周歲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不予處罰,責令監護人嚴加管教。
(3)有兩種以上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分別決定,合并執行。行政拘留處罰合并執行的,最長不超過20日。
2、減輕處罰或不予處罰的情形
(1)情節特別輕微的;
(2)主動消除或者減輕違法后果,并取得被侵害人諒解的;
(3)出于他人脅迫或誘騙的;
(4)主動投案,向公安機關如實陳述自己違法行為的;
(5)有立功表現的。
3、從重處罰
(1)有較嚴重后果的;
(2)教唆、脅迫、誘騙他人違法治安管理的
(3)對報案人、控告人、舉報人、證人打擊報復的;
(4)6個月內曾受過治安管理處罰的
4、給予行政拘留處罰的
(1)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
(2)已滿16周歲不滿18周歲的,初次違反治安管理的;
(3)70周歲上的;
(4)懷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滿1周歲嬰兒的。 |
二、現在開始做
1、小李是一名保外就醫的社區矯正人員。根據《社區矯正實施辦法》,小李應當定期向司法所報告遵紀守法等情況,同時還應當( )向司法所提交病情復查情況。
A、每1個月
B、每2個月
C、每3個月
D、每6個月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社區矯正職責分工。保外就醫的矯正人員應當每個月向司法所報告本人身體情況,每三個月向司法所提交病情復查情況。
2、根據《禁毒法》,對吸毒成癮人員,公安機關可責令其接受社區戒毒。社區戒毒的期限是( )。
A、6個月
B、1年
C、2年
D、3年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戒毒措施。《禁毒法》規定,對吸毒成癮人員,公安機關可以責令其接受社區戒毒,同時通知吸毒人員戶籍所在地或者現居住地的城市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社區戒毒的期限為3年。
3、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下列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中,依法應當給予行政拘留處罰,但不執行行政拘留處罰的是()。
A. 馮某,男,17歲,多次違反治安管理
B. 陳某,男,20歲,初次違反治安管理
C. 楚某,女,30歲,有一個一歲半的女兒
D. 魏某,女,72歲,獨居老人
參考答案:D
參考解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依法應當給予行政拘留處罰的,不執行行政拘留處罰:①已滿14周歲不滿16周歲的;②已滿16周歲不滿18周歲,初次違法治安管理的;③70周歲以上的;④懷孕或者哺乳自己不滿1周歲嬰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