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牢記并收藏
(一)烈士褒揚法規與政策
烈士褒揚法規與政策考點 |
烈士褒揚金 | 1、標準:烈士犧牲時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收入可支配收入30倍。參戰犧牲可以適當提高。
2、褒揚金頒發:縣級人民政府發給烈士父母或者撫養人、配偶、子女;
3、沒有父母或者撫養人、配偶、子女的、發給未滿18周歲的兄弟姐妹和已滿18周歲但無生活來源且由烈士生前供養兄弟姐妹。 |
一次性撫恤金 | 1、屬于《軍人撫恤優待條例》以及相關規定使用范圍的,烈士遺屬享受因公犧牲一次性撫恤金。
2、屬于《工傷保險條例》的,還享受一次性工亡補助金以及烈士本人40個月工資。
3、不屬于上述規定范圍的烈士遺屬,由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發放一次性撫恤金,標準為烈士犧牲上一年度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的20倍和40個月排職少尉軍官工資。 |
定期撫恤金 | 1、烈士父母、撫養人、配偶無勞動能力和生活來源,收入水平低于當地平均生活水平;
2、烈士子女未滿18周歲,或已滿18周歲但因殘疾或者正在上學無生活來源的;
3、由烈士生前供養的兄妹姐妹未滿18周歲,或已滿18周歲因上學無生活來源的。 |
烈士遺屬優待 | 1、醫療優待
醫療優惠待遇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2、入伍優待
烈士的子女、兄弟姐妹本人資源,符合條件,同等條件下優先批準服現役;符合公務員考錄條件,同等情況,優先錄用。
3、教育有待
烈士子女公辦幼兒園接受學前教育,免交保教費;報考普通高中、中等職業學校、高校研究生,同等條件優先錄取;報考高校本、專科,可降低分數要求投檔;公辦學校讀書,免學、雜費。
4、就業優待
符合就業條件,當地人民政府人社部 提供就業服務;已就業,用人單位裁員優先留用;從事個體經營,優先辦理證件。
5、住房優待
承租廉租住房、購買經濟適用住房,縣級人民政府給予優惠和照顧。農村經濟困難,當地政府解決。
6、供養優待
男年滿60周歲、女年滿55周歲孤老烈士遺囑本人自愿,可在光榮院、敬老院集中供養。 |
(二)軍人死亡撫恤具體規定
死亡撫恤對象 | 烈士、因公犧牲或病故的現役軍人的遺屬。 |
死亡撫恤待遇 | 1、一次性撫恤金
(1)一次性撫恤金的發放標準
烈士和因公犧牲的: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加本人生前40個月基本工資;
病故的: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加生前40個月基本工資。
(2)一次性撫恤金的發放順序
發放一次性撫恤金時,有第一順序親屬(父母、配偶、子女),第二順序親屬不享受。沒有第一順序親屬的,由第二順序親屬享受。
2、定期撫恤金
(1)遺屬享受定期撫恤金的條件。
父母(撫養人)、配偶無勞動能力、無生活費來源或收入水平低于當地居民平均生活水平;子女未滿18周歲已滿18周歲因上學無生活來源;兄弟姐妹未滿18歲或已滿18周歲因上學無生活來源且由該軍人生前供養的。
(2)定期撫恤金的標準
參照全國城鄉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水平確定。
(3)定期撫恤金的發放及終止
享受定期撫恤金條件遺屬,由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發《定期撫恤金領取證》。
享受定期撫恤金烈士遺屬、因公犧牲遺屬、病故軍人遺屬死亡的,增發6個月原定期撫恤金喪葬補助費,同時注銷定期撫恤金證件。 |
(三)小結
| 烈士遺屬撫恤 | 軍人死亡撫恤 |
對象 | 烈士遺屬 | 烈士、因公犧牲軍人、病故軍人遺屬 |
待遇 | 烈士褒揚金、一次性撫恤金和定期撫恤金 | 一次性撫恤金和定期撫恤金 |
二、現在開始做
1、根據《烈士褒揚條例》,烈士褒揚金標準最低為烈士犧牲時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 )倍。
A、10
B、20
C、30
D、40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烈士褒揚金標準。根據《烈士褒揚條例》,烈士褒揚金標準為烈士犧牲時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的30倍。戰時,參戰犧牲的烈士褒揚金標準可以適當提高。
2、根據《烈土褒揚條例》,烈士子女在報考( )時,可以按照國家有關政策降低分數要求投檔。
A. 普通高中
B. 中等職業學校
C. 高等學校本、專科
D. 高等學校研究生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烈士子女報考普通高中、中等職業學校、高等學校研究生的,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報考高等學校本、專科的,可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降低分數要求投檔;在公辦學校就讀的,免交學費、雜費,并享受國家規定的各項助學政策。
3、小李服現役期間病故,生前沒有立功也未獲得榮譽稱號。根據《軍人撫恤優待條例》,小李的遺屬可以領取一次性撫恤金,標準是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 )倍加本人40個月的工資。
A、2
B、3
C、20
D、30
參考答案:A
參考解析:根據《軍人撫恤優待條例》,現役軍人死亡,根據其死亡性質和死亡時的月工資標準,由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發給其遺屬一次性撫恤金,標準是:烈士和因公犧牲的,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加本人40個月的工資;病故的,為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倍加本人40個月的工資。月工資或者津貼低于排職少尉軍官工資標準的,按照排職少尉軍官工資標準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