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牢記并收藏
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法規與制度 |
適用范圍 | 1、義務參保人:所以簽訂勞動合同的職工及用人單位都是義務參保人,應當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
2、自愿參保人:無雇主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則是自愿參保人。 |
制度模式與繳費比例 | 1、我國的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實行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制度模式。基本養老保險由用人單位繳費、個人繳費及政府補助等構成。
2、企業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比例,不超過企業工作總額20%;職工為本人工資8%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計入個人賬戶。
3、城鎮個體工商戶與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基數為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繳費比例20%,其中8%計入個人賬戶。 |
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 | 1、基本養老保險三種類型
(1)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15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2)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因病或者因公死亡的,其遺囑可以領取喪葬補貼和撫恤金。
(3)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在未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因病或非因工致殘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可以領取病殘津貼。
2、參保者領取基本養老金的條件
(1)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和累計繳費滿15年,是參保者領取養老金的兩個前提條件;
(2)根據《社會保險法》規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滿15年的,可以繳費至滿15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轉入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
3、基本養老金待遇
(1)基本養老金待遇由社會統籌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共同構成。
(2)個人賬戶養老金月標準為職工退休時本人個人賬戶累計儲存額(包括本金和投資收益)除以計發月數,不同退休年齡計發月數不同。
(3)職工退休后,個人賬戶的儲存額已經領取完畢時,由社會統籌基金按照規定標準繼續支付,直到投保人死亡。
(4)個人賬戶養老金不得提前支取,記賬利率不得低于銀行定期存款利率,免征利息稅。個人死亡時,個人賬戶養老金余額可以繼承。
4、基礎養老金計發辦法
(1)基礎養老金以職工退休時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算術平均數為基數。繳費每滿一年發給1%。
(2)計算公式:基礎養老金=(參保人退休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參保人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
(3)繳費水平越高(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待遇水平越高;繳費時間越長(繳費年限),待遇水平越高。 |
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的轉移、接續 | 1、參保人員跨省流動就業轉移基本養老保險關系,下列方式計算轉移金:
(1)個人賬戶儲存額:1998年1月1日之前按個人繳費累計本息計算轉移,1998年1月1日后按計入個人賬戶的全部儲存額計算轉移。
(2)統籌基金(單位繳費):以本人1998年1月1日后各年度實際繳費工資為基數,按12%總和轉移,參保繳費不足1年的,按實際繳費月數轉移。 |
二、現在開始做
1、根據《國務院關于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意見》,下列人員中,可以領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是
A. 黃某,女,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實施時52周歲
B. 朱某,男,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實施時52周歲
C. 劉某,新農保實施時62周歲,之前未領取基本養老保障待遇,未曾繳費
D. 郝某,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實施時62周歲,已領取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待遇
參考答案:C
參考解析:領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的條件是,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個人,年滿60周歲、累計繳費滿15年,且未領取國家規定的職工基本養老保障待遇的,可以按月領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
2、根據《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參保人員跨省流動就業轉移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時,統籌基金(單位繳費)以本人1998年1月1日后各年度實際繳費工資為基數,按( )的總和轉移,參保繳費不足1年的,按實際繳費月數計算轉移。
A、8%
B、12%
C、16%
D、20%
參考答案:B
參考解析:本題考查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根據《賊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暫行辦法》,參保人員跨省流動就業轉移基本養老保險關系時,按下列方法計算轉移資金:(1)個人賬戶儲存額:1998年1月1日之前按個人繳費累計本息計算轉移,1998年1月1日后按計入個人賬戶的全部儲存額計算轉移。(2)統籌基金(單位繳費):以本人1998年1月1日后各年度實際繳費工資為基數,按12%的總和轉移,參保繳費不足1年的,按實際繳費月數計算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