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工作者中級綜合能力2021年考試真題第七章:社區工作方法,學完該章知識點,配合真題演練效果佳!
1、某社會工作服務機構準備為所在地區的農村留守兒童提供服務,機構的社會工作者采用宏觀社會工作視角,對當地留守兒童問題的成因進行分析。下列成因分析結果中,最能體現社區工作方法特點的是( )
A .留守兒童缺乏提升抗逆力的機會
B .父母缺乏陪伴兒童成長的養
C .照顧者缺乏科學養育兒童的方法
D .當地缺乏讓村民就業和創業
社工工作介入問題的層面更為宏觀。 社區工作方法認為,解決問題的責任不應完全放在個人身上,政府、社區均有責任提供資源,協助處理和解決問題。因此,社區工作較多涉及社會層面,牽涉社會政策分析以及政策的改變,注重資源和權力的分配 在社區工作者看來,上面所談的農村留守老人、兒童、婦女等問題,國家和政府都是有責任的。因此,社會工作者一方面運用倡導手段,呼吁政府出臺相關政策,保護脆弱群體;另一方面整合政府和社會的多方資源開展專業服務,改善家庭關系,促進家庭凝聚。
2、社區照顧模式強調非正式照顧的作用。社會工作者通過動員親戚、鄰里、朋友、志愿者,協助和支援服務對象克服困難。下列情景中,適合社會工作者動員鄰里給予支持的是()
A .失業人員王先生失去信心,破罐破摔
B .空巢老人李爺爺家中摔倒,老伴求助
C .單親媽媽何女士公司倒閉,收入中斷
D .社區居民張奶奶遭遇詐騙,情緒崩潰
3、在社區照顧模式中,社會工作者扮演多重角色。下列做法中,體現社會工作者“經紀人”角色的是( )。
A .為聽障兒童家長提供溝通技巧訓練
B .為聽障兒童家長提供情緒支持服務
C .為聽障兒童及其家長聯系特殊教育學校
D .為聽障兒童家長自助小組提供發展建議
4、某社區存在環境衛生臟亂差、高空拋物頻發、停車秩序混亂等問題,且居民對物業公司的服務不滿,矛盾糾紛頗多。為此,社區居委會邀請某社會服務機構共同探索物業服務改革,推動社區自治。下列社會工作者的做法中,最能體現“地區發展模式”特征的是( )。
A .訪問社區老黨員,關注個別需求
B .分析社區居民需求,排列優先次序
C .拜訪街道負責人,協商責任分工
D .開展社區教育活動,識別居民骨干
5、某老舊小區停車問題突出。社會工作者通過走訪調查,收集多方意見,結合專業理論和方法,對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下列表述中,屬于“原因分析"的是( )
A .居民抱怨停車秩序混亂
B .無序停車造成安全隱患
C .停車管理的制度不健全
D .受影響的居民比例較高
6、某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受當地政府委托,在某鎮建立了社會工作站,助力鄉村振興,駐村社會工作者小孫首先對村莊現狀進行了調研,計劃以村莊環境整治和困難人群服務為重點開展工作。下列做法中,能夠體現小孫進行社區資源動員的是( )
A .根據村民特長安排崗位,做到人盡其才
B .發放宣傳單,張貼海報公開招募志愿者
C .召集村民開會,就環境整治目標達成共識
D .加強經費支出控制,避免造成資源的浪費
7、某社會工作服務機構設計了“小小偵察兵”項目,動員社區里的青少年找出社區安全隱患,參與社區治理。在項目執行工作的開展階段,該機構需要完成的任務有( )
A .明確人員的職責范圍
B .做好危機情況的應對預案
C .控制和管理經費支出
D .依實際情況靈活處理工作
E .及時地撰寫總結報告
8、在社區工作中,社會工作者非常重視了解轄區單位的情況,以便爭取資金、場地、人力等方面的支持,攜手解決社區問題。為掌握轄區單位的基本情況,社會工作者應重點關注的信息有( )
A .轄區單位的產品銷售渠道
B .轄區單位規模及部門設置
C .轄區單位的工作氣氛和組織文化
D .轄區單位主要領導的性格及其價值取向
E .轄區單位與相關供應鏈組織的互惠關系
9、社會工作者協助喪偶獨居老人建立互助小組,發展社會支持網絡。老人通過相互陪伴與支持,緩解思念親人的情緒,轉移注意力,開始新生活。社會工作者的下列做法中,運用了正面強化技巧的是().
A .贊賞老人嘗試結交新朋友的行動
B .指導老人直接面對喪親
C .引導老人分享經驗并且宣泄情緒
D .鼓勵老人了解并提升抗逆力
10、應街道辦事處邀請,某社會工作服務機構進駐社區,協助其開展議事協商工作。該機構社會工作者采取“接觸技巧"與社區居委會建立信任關系。下列做法中,適宜的有()。
A .尋找共同感興趣的話題,延伸討論
B .介紹機構為社區及居民服務的宗旨
C .展示專業的理性和權威,影響對方
D .適當交流日常生活,營造輕松氛圍
E .全員投入行政工作,贏得對方認可
活用組織接觸的技巧。社會 作者所在的機構在與其他組織具體接觸和交往時,可以考慮采用以下的技巧 。
1.注意組織形象的平衡和統一 。所謂平衡的形象,是指機構既要體現出理性和果斷的領導能力,又要展示出溫情和平易近人的一面,給人留下易于合作的印象。所謂統一的形象,是指機構所展示的形象不因時間、場合和事件的不同而有巨大的變化,要始終保持一致,這樣能增強交往者的信任感,而善變的形象則會讓人有無所適從的感覺,C錯誤。
2. 增加接觸的機會。一般來說,輕松的接觸會為以后的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礎,因而社會工作者在與其他組織接觸時可以"閑話一下家常”營造輕松隨意的氣氛,避免將話題局限于公事上而言語乏味,D正確。
3. 求同存異,加強溝通。機構在與其他組織接觸時要盡量發掘共同的地方,減少涉及有分歧的話題,更不宜在談話時故意挑剔和刁難。當交往雙方有爭論時,可嘗試不斷尋找和增強雙方的共同點,力求緩和關系。比如,可以強調雙方都認可服務對象的利益最大化這個目標,因此眼下的爭論不代表雙方存在重大分歧,有繼續溝通的基礎和可能性。即使是機構需要向處于權力依賴關系之下的其他組織有意施加壓力時,也要堅持對事不對人的態度,可以考慮向對方解釋施壓的理由,并盡量讓對方了解自己的立場是為服務對象爭取利益,為未來雙方關系轉變時重新接觸留有余地,AB正確,E錯誤。
11、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和挑戰,某社會工作服務機構決定調整戰略規劃,分析評估當前的內外部環境,結合未來發展方向,帶領團隊更好的走出困境。該機構首先開展了需求評估,明確了機構使命,對未來發展趨勢進行了預測,并設立確定了機構的戰略目標。接下來,該機構還需要開展的工作有( )
A .認識機構的局限性
B .了解其他機構新做法
C .認識環境的多變性
D .確定機構的服務目標
評估結果。評估和總結的工作并不一定要等到計劃執行結束后才進行,事實上評估設計也是策劃的一部分工作。評估和總結工作的主要環節包括:確定評估的目標、指標、需要收集的資料、量度表現的方法等。此外,評估工作也需要分析計劃在落實過程中的運作狀況,達到目標的程度及其可能產生的副作用。 上述的計劃步驟只是理想的過程,實際的計劃程序要復雜得多,不同的環節可能出現交叉。以廣東省某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的"農轉居"社區社會工作服務模式探索為例。該項目運用社會策劃模式介入社區,具體過程如下:
第一步:全面需求評估,分析環境和形勢。
第二步:明確機構發展宗旨和目標。
第三步:確定社區需要,并制訂達到目標的可行性方案。
第四步:強化方案實施過程的執行效果并持續反思,注重項目的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