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導向功能B.調控功能C.選擇功能D.評價功能E.管理功能
4.各種教育方法的組合模式很多,因教育過程的實際不同而不同,但一般而言總體上都應依據(jù)如下哪些原則( )
A.目的性原則B.導向性原則C.系統(tǒng)性原則D.管理性原則E.最優(yōu)化原則
5.我國德育的內容包括以下哪些具體方面?( )
A.集體主義教育B.愛國主義教育C.法制教育D.世界觀教育E.理想教育
四、判斷題(判斷下列各題,正確的在題后括號內打“√”,錯的打“╳”。每小題1分,共10分)1.從漢語詞源上看“學”與“教”是統(tǒng)一的,是從不同的角度來描述同一種活動。
2.教育對文化的選擇客觀上具有凈化—提升文化的功能。( ) 來源:考試大
3.青少年的心理發(fā)展是指認識過程和個性心理發(fā)展兩個方面。( )
4.西方古代教育制度以斯巴達和埃及最為典型。( )
5.教育目的首先是一定的教育價值取向的體現(xiàn)。( )
6.個體生存是德育的個體性功能的本質體現(xiàn)與最高境界。( )
7.德育任務是指德育活動所要傳授的價值。( )
8.廣岡亮藏把教學過程歸納為“預備、內化、鞏固”三個階段。( )
9.師范教育的奠基人是夸美紐斯。( )10.家庭教育象社會教育一樣難以控制。來源:考試大
五、名詞解釋(每小題4分,共20分)
1.教育的社會制約性
2.公學
3.德育
4.講授法
5.社會教育
六、簡答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1.資本主義社會的教育特征。
2.為什么說人對教育具有需要性?
3.確定教育目的的客觀依據(jù)。
4.教師的知識結構。
七、論述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1.論教育與生產力之間的關系。
2.結合實際論述如何根據(jù)高中生的心理進行相應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