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與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
1.B.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是融于游戲等活動中的。
2.C.幼兒體格正處于發育期,身體發展是其他各個方面發展的基礎,因此需要足夠的戶外鍛煉活動。
3.C.幼兒與教師、幼兒與同伴等互動交往有利于其社會性發展。
4.A.游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
5.D.教師將教育內容融入游戲中,才能真正貫徹游戲化的教學活動。
6.A.夏季幼兒的戶外活動至少應為3小時。
7.A.創造性游戲是幼兒創造性地反映現實生活的游戲,在此基礎上,確立了班級游戲的內容為建構活動、表演活動、角色活動、勞作活動、益智活動等。
8.C.角色游戲是幼兒通過扮演角色,運用想像,創造性地反映個人生活印象的一種游戲,通常都有一定的主題,如娃娃家、商店、醫院等。
二、名詞解釋
1.創造性游戲:是學前兒童主動地、創造性地反映現實生活的游戲,是學前兒童特有的游戲,它包含有角色游戲、結構游戲和表演等。
2.有規則的游戲:是成人為發展兒童的各種能力而編寫的、有明確規則的游戲,如智力游戲、體育游戲和音樂游戲等。
3.結構游戲:是兒童利用各種不同的結構材料,經過手的創造來反映周圍現實生活的游戲。
4.假裝游戲:是幼兒游戲中常見的一種。假裝游戲能讓幼兒學習換位思考,這對幼兒的想像力、觀察力、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大有好處。在游戲中,幼兒能在與周圍人和事物的比較中逐漸認識自我,幼兒扮演的角色并不拘泥于一個人,有時在一個游戲中,他甚至可以不斷出演多種角色。
5.自主性游戲:指幼兒自己想出來的、自己發起的游戲。這種游戲比較符合游戲的特點,體現游戲的本質,是幼兒最喜歡玩的游戲,有利于培養幼兒的自主性、獨立性和創造性。
6.間接指導:指教師在幼兒游戲過程中的一種指導方式。教師應通過觀察幼兒游戲,適當時候參與幼兒游戲,但是這種參與以不干擾幼兒游戲順利進行、不限制幼兒積極性和創造性發揮為前提,要善于啟發和轉換角色,而不是一種干涉。
7.親子游戲:指父母與子女間或祖父母與孫子女間的游戲行為,它是以孩子為主體、父母為主導、家庭為單位而進行的。這是兒童游戲的一種重要形式,在兒童成長發展過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兒童游戲按照交往對象來分,可分為親子游戲、實物游戲、伙伴游戲這三種。
8.體育游戲:指以身體練習為基本手段,以增強體質、娛樂身心、陶冶性情為目的的一種現代化游戲方法。在發展動作的同時,體育游戲中也會有一定的規則和配合需要,幼兒在遵守規則進行游戲時,其實已經融人了交往行為。
三、判斷題
1.×。教師不能干擾幼兒正常的游戲活動,但是也需要進行合適的指導。
2.√。
3.×。幼兒的自發游戲是幼兒的權利,適當的自發游戲有利于幼兒的發展。
4.√。
5.×。某個游戲中常??梢泽w現出多個方面的作用,教師需要多角度考慮。
6.√。
7.×。幼兒的游戲滲透其各個方面,生活、學習等活動也可以變成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