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簡述教育活動的特征。
答:(1)教育活動的目的性;(2)教育活動的實踐性;(3)教育活動的雙邊性;(4)教育活動的三要素;(5)教育活動的多功能性。
2.簡述課程計劃的內容。
答:我國義務教育的課程計劃規定了以下幾方面的內容。
(1)序言。包括制定課程計劃的依據,制定和實施課程計劃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
(2)培養目標。小學階段的目標和初中階段的目標。
(3)課程設置。包括小學和初中各設置哪些學科和哪些活動;各門學科和各項活動的基本要求;全學年上課、期末復習考試、學校傳統活動、社會實踐活動和假期的周數;學科設置的順序;各學年每周各門學科、各項活動和給地方自主安排的課時數。
(4)考試考查。包括考核的性質、科目、范圍、次數、方式以及命題權限。
(5)實施要求。
3.教師布置課外作業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答:教師在布置課外作業時,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1)布置課外作業要有明確的目的,要有正確的目的;(2)布置給學生的課外作業,分量和難易都要適當;(3)布置給學生的課外作業,既要有統一要求,又應有所區別;(4)布置給學生的課外作業,應該是經過精選的、具有典型性的作業;(5)布置課外作業時,教師對完成作業的要求應交待得清清楚楚,并對獨立完成作業的學習方法進行指導。
4.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學生的方法有哪些?
答: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學生的方法是很多的,最基本的方法有:觀察法、談話法、書面材料分析法、問卷法、調查訪問法等。
(1)觀察法,是班主任在自然情況下,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輔助工具去直接了解學生的言論和行為的一種方法。
(2)談話法,是指班主任通過與學生面對面談話來深入了解學生情況,是做好學生思想工作的基本方法。
(3)書面材料分析法,是通過研究記載學生情況的書面材料,了解學生群體和學生個人的歷史和現狀的又一種方法。
(4)問卷法,是采用書面形式了解學生情況的一種方法。班主任可根據預定的要求,把調查的內容列出問題讓學生回答,然后收回整理研究。問卷大致可分開放型問卷和封閉型問卷兩種。
(5)訪問調查法,是深入地了解學生的一種方法。訪問調查的內容,一般可分為:了解學生的一般情況或對某一問題作深入調查。訪問調查的對象包括:一般同學、班干部、任課教師和學生家長等。
5.教學常規管理包括哪些方面?
答:(1)教學程序管理。
(2)教學環節管理。
(3)課外教育教學活動管理。
(4)教學評價的管理。
(5)教學研究與教學改革管理。
(6)學科常規管理。
四、論述題
試述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展學說。
答: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展的學說是建立在歷史唯物主義和剩余價值學說的理論基礎上,它把人的全面發展既看成是現代化大生產的客觀要求,也是對于共產主義新人的理想藍圖的描繪。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展學說的基本理論有如下要點:
(1)人的全面發展是與人的片面發展相對而言的,全面發展的人是精神和身體、個體性和社會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發展的人。
(2)人朝什么方向發展,怎樣發展,發展到什么程度取決于社會條件。
(3)從歷史發展的進程來看,人的發展受到社會分工的制約。
(4)現代大工業生產的高度發展必將對人類提出全面發展的要求,并提供全面發展的可能性。
(6)馬克思預言,人類的全面發展只有在共產主義社會才能得以實現。
(7)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是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唯一方法。
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展學說確立了科學的人的發展觀,指明了人的發展的必然規律,并為我們制定教育的目的提供了理論依據。
歷年真題:甘肅省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試題及答案
考前多做試題:2014教師資格考試題庫,沖刺必做!!
國考在即,抓住最后一次:2014教師資格輔導,用最少的時間和精力一次過關!免費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