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1.B【解析】20世紀印年代以后,我國開始嘗試編寫具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教育學,“文革”后陸續出版了一些不同版本的教育學著作。
2.B【解析】1990年在泰國宗滴恩舉行的世界全民教育大會,150個國家和地區的1500名代表通過的《世界全民教育宣言——滿足基本學習需要》的報告,反復強調的就是使人人享有受教育權利,向所有的人提供接受教育的機會。基礎教育的全民性,就是基礎教育面向全體人民。
3.C【解析】教師要勝任某學科的具體工作,必須廣泛準確地掌握所教學科的基礎知識,熟練運用基本技能,這有別于其他專業人員學習同樣學科的要求,教師的學科知識素養是教師勝任教學工作的基礎性要求。
4.B【解析】受教育權是學生最主要的權利,這是和學生的身份相符合的。
5.D【解析】創新教育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它是教育對知識經濟向人才培養提出挑戰的回應。
6.A【解析】20世紀教育發展總目標中的“兩基”是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
7.D【解析】在我國,長期通行的看法是把教學過程看做是一種特殊的認識活動,是實現學生身心發展的過程。
8.A【解析】感知教材,形成表象是學生掌握知識的第一步。
9.C【解析】我國古代教學注重按一定順序進行。《學記》提出“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是說如果教學不按一定順序,雜亂無章地進行,學生就會陷人紊亂而沒有收獲的境地。這體現了教學中循序漸進的原則。
10.B【解析】上課是整個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它對于教學工作的質量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11.C【解析】藝術小組活動可以使學生獲得審美知識,樹立正確的審美觀點,發展對藝術的興趣和創作才能。
12.D【解析】班主任工作是班主任按照學校計劃和教育目標的要求,為確保班級集體的形成和學生的發展而展開的活動。班主任工作從管理學的角度看就是班級管理。
13.A【解析】班級組織建構主要是為了教育,所以其首要原則是有利于教育的原則。
14.B【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是國家全面調整各類教育關系,規范我國教育工作行為的基本法律。《教育法》的立法宗旨是:發展教育事業,提高全民族素質,是制定《教育法》的重要立法依據;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是制定《教育法》的最終目的。
15.B【解析】‘‘反復抓,抓反復”所依據的德育規律是長期性和反復性規律。
16.A【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第二章第二十條規定:“國家實行國家教育考試制度。國家教育考試由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確定種類,并由國家批準的實施教育考試的機構承辦。”
17.B【解析】教育性原則是由少先隊的性質和任務決定的。趣味性原則是由少年兒童的年齡特點決定的。自主性原則是由少先隊組織的性質決定的。實踐性原則是由少先隊組織的特點和少年兒童的認識特點決定的。
18.C【解析】學校教育對兒童的發展起主導作用。
19.A【解析】中央一級主要負責制定有關方針、政策、法令;制定基本學制、指導性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組織編寫和審查教材;扶持經濟、文化教育基礎較差的地區實施義務教育。
20.C【解析】教育科學工作者必須把為學生發展服務作為進行科學研究的前提和依據。
二、填空題
1.教育者受教育者2.公民基本素質3.法律的保障
4.教師的素質5.期待感6.生產勞動
7.特殊班8.綜合課9.杜威
10.提出教學目標設計教學過程11.世界觀12.思想品德教育過程
13.滲透和熏陶14.教育的一致性和連貫性15.輔導
16.組織和培養良好的班集體17.少年隊的性質和任務18.即興式
歷年真題:甘肅省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試題及答案
考前多做試題:2014教師資格考試題庫,沖刺必做!!
國考在即,抓住最后一次:2014教師資格輔導,用最少的時間和精力一次過關!免費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