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簡答題
1.簡述教育活動的三要素。
答:教育活動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間的聯系一般都依靠一定的媒介。這就是教育活動中物的因素。這種媒介指的是教育活動中采用的傳遞信息的材料和手段。如在教學中,它包括通常稱之為教材的教學用書,如教科書、教和學的參考用書、學生的練習冊等,還有各種教學手段如直觀教具、各種電教設備等等,統稱為教學媒體。在一定的教育目的指引下,通過對教育媒體(除教育資料和教育手段外,還包括經過有意識的組織而優化了的環境因素在內)的使用,使教的活動和學的活動有效地結合起來。教育者、教育媒體和受教育者三者構成教育活動的三要素。
2.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途徑有哪些?
答:(1)思想品德課、晨會、周會;
(2)勞動和社會實踐;
(3)校園環境的優化;
(4)學習和生活制度的管理。
3.簡述教育方針的意義。
答:教育方針對于教育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教育方針是指引教育工作前進的方向和指針,對整個教育活動都具有定向的作用。它貫穿于整個教育活動的始終,是制定各級各類學校具體教育目標、確定教育任務、選擇教育內容和方法、評價教育效果的依據;它可使教育活動有組織、有計劃、有系統地進行,確保教育過程的每一個環節都指向預定目標;它可使教育工作者更好地掌握教育對象,避免盲目的發展過程;它更可以使教育工作者明確工作方向,從而擺脫不符合教育規律的各種影響和沖擊,使一切教育過程都為實現教育方針的要求服務。
4.表述教學目標和設計教學過程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答:(1)關于表述教學目標時應注意的問題
課堂教學的一切活動都是為了實現教學目標,教師在備課時根據課程標準和學生的實際狀況而擬訂的一個課題、一節課的教學目標,目標的內容應該提得全面、適度、明確、具體可測。教學目標就是指要使學生學會什么;而教學活動地內容是指學生要學習什么知識和訓練什么技能,不能把二者混為一談。
(2)設計教學過程時應注意的問題。
教案的主要部分是設計教學過程。設計時應注意三個問題:
第一,要有鮮明的目標意識。
第二,教師應熟悉了解多種教學方法、多種上課的類型和各種教學模式。
第三,教案可以寫得詳細些,也可以簡略些,教案的詳略由教師本人的教學經驗來決定。
5.班主任如何協調本班各方面的教育影響?
答:(1)加強與任課教師的團結合作;
①經常與任課教師取得聯系、溝通情況。②教育學生尊重科任教師。③邀請科任教師參與本班的教育工作。
(2)充分發揮少先隊組織的作用;
(3)做好家長工作、爭取家長的支持和配合。
四、論述題
試述素質教育的內涵。
答:目前,在教育界,人們普遍認為,素質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礎上,受后天環境和教育影響,通過個體自身的認識和社會實踐養成的比較穩定的身心發展的基本品質。素質教育就是依照社會發展和人的發展的需要,挖掘和發揮學生身心發展的潛能,弘揚其主體性和主動精神,促使全體學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和諧發展的教育。
首先,素質教育突出強調了人的主體性
強調教育要尊重和發展學生的主體意識和主動精神,培養學生的健全個性和精神力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和生動活潑地發展,形成獨立的人格和高尚的風貌。
其次,素質教育面向全體學生
面向全體學生是依法保障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和青少年學習和發展的基本權利。素質教育就是要強化普及意識,淡化選拔意識,努力開發每個學生的特長和潛能,使他們的基本素質都得到普遍提高,使他們的特長和潛能都得到發展。
第三,素質教育堅持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是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發展觀,是我國教育方針的核心,這也就決定了素質教育內容的全面性,素質教育目標的完整性。
第四,素質教育把重點從知識重心轉向能力重心,倡導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素質教育的實施就是要轉變那種妨礙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發展的教育觀念、教育模式,把教育在培養民族創新精神和培養創造性人才方面的特殊作用,提高到關系中華民族興衰存亡的高度來認識。
第五,素質教育要求正確處理基礎和提高的關系
素質教育既不是選擇性、淘汰性的教育,也不是平均主義、一刀切的教育,而是使每個人的基本素質得到普遍提高,使他們的特長和潛能都得到發展,都能有適合自身特點的發展方式。素質教育具有層次性,對不同層次領域的人有不同的素質要求。
歷年真題:甘肅省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試題及答案
考前多做試題:2014教師資格考試題庫,沖刺必做??!
國考在即,抓住最后一次:2014教師資格輔導,用最少的時間和精力一次過關!免費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