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C【解析】規范教育學的形成以德國赫爾巴特的代表作《普通教育學》的出版為標志。
2.C【解析】作為一名中小學教師,教育學、心理學和各科教學法的基本理論是必須學習和掌握的,而相關的學習管理知識沒有必然要求,因為教師主要工作是教學和學生管理。
3.D【解析】人的身心發展的個別差異性是指個體之間的身心發展以及個體身心發展的不同方面之間,存在著發展程度和速度的不同。個別差異首先表現在不同兒童同一方面的發展速度和水平不同。如有的人“少年得志”,有些人則“大器晚成”。
4.D【解析】杜威是兒童中心論的典型代表。
5.D【解析】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展學說認為分工和私有制是人的片面發展的根源。
6.B【解析】素質教育對學生的要求是合格加特長。
7.D【解析】教學與教育是部分與整體的關系。教育包括教學,教學是學校進行教育的一個基本途徑。
8.B【解析】我國從2001年開始推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以“課程標準”取代原來的“教學大綱”。與原來的教學大綱相比較,新的課程標準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9.C【解析】班集體在育人方面突出價值的實現是通過集體教育的力量實現的。
10.A【解析】教育性原則是少先隊教育的根本原則。
11.D【解析】校風屬于校園的精神文化。
12.B【解析】教育調查法是研究者有目的、有計劃地通過接觸和了解研究對象,搜集有關資料,進行分析研究,得出科學結論的一種教育研究方法。
13.B【解析】現代社會知識創造更新的速度加快,教育不能再以掌握和積累知識為目的。故此題干所指的是傳統教育。
14.B【解析】學校的教育活動是師生雙方共同的活動,是在一定的師生關系維系下進行的,沒有良好的師生關系,教育教學將無法順利進行。
15.B【解析】清末“廢科舉,興學校”頒布了全國統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學制,所以是中國近代制度化教育興起的標志。
16.D【解析】科學的分類是小學教學科目設置的依據。
17.A【解析】正常的秩序是維持和控制人們的生活和工作的基本條件,學生同樣如此。
18.C【解析】科技活動的目的就是擴大學生的知識視野,激發他們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培養他們的科學態度和創造精神。
19.A【解析】不同的社會都要對學生進行不同內容的德育,因此,學校德育具有社會性。
20.B【解析】學校的教育中,德育是靈魂,對其他教育具有導向、動力和保證作用。
二、填空題
1.主導主動2.培養人政治經濟制度3.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4.教師的權利和義務5.家庭6.創新能力
7.教育目的8.語文9.課本
10.教育性11.練習法12.班級上課制
13.京師同文館14.出好考題15.自我教育法
16.獎勵17.創新精神18.觀察法
歷年真題:甘肅省教師資格證考試真題試題及答案
考前多做試題:2014教師資格考試題庫,沖刺必做!!
國考在即,抓住最后一次:2014教師資格輔導,用最少的時間和精力一次過關!免費試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