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五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二至五個正確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題干的括號內。錯選、少選或多選均不得分,每小題1分,共5分)。
1.下列屬于五育的是( )
A.德育
B.智育
C.體育
D.美育
E.勞動技術教育
2.非正式群體一般有四種類型,即( )。
A.求知型
B.知己型
C.愛好型
D.好惡型
E.情感型
3.廣義的德育包括( )。
A.社會德育
B.社區德育
C.學校德育
D.家庭德育
E.環境德育
4.在我國課程具體表現為( )。
A.教育目的
B.教學目標
C.教學計劃
D.教學大綱
E.教科書
5.學生是具有發展的( )的人。
A.特點
B.潛能
C.主體
D.需要
E.價值
三、填空題(請將正確答案填在橫線上,每空0.5分,共10分)。
1.隋唐以后盛行的_________制度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聯系更加制度化。
2.學生是生活在一定社會關系中的人,具有特定的_________。
3._________是我國學校教學的基本形式。
4.教育者包括直接的和間接的_________教育者和(群體)教育者。
5.________是集體發展的方向和動力。
6.________是依照法律規定,適齡兒童和少年必須接受的,國家、社會、學校、家庭必須予以保證的國民教育。
7.赫爾巴特試圖以心理學的________原理來說明教學過程。認為教學過程是新舊觀念的聯系和________的過程。
8.從問題的提出、方案的設計到實施以及結論的得出,完全由學生自己來做,重研究過程甚于注重結論,這種課程是________課程。
9.社會學者將社會職業劃分為兩類:即________和________。
10.當生產力發展到一定水平,語言的發展達到較為完備的________形態后,便出現了學校。
11.教育包括教學,________是學校進行教育的一個基本途徑。
12.地方課程是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根據本地情況自行安排的課程。這類課程屬________。
13.學生是發展中的人,具有與成人不同的身心特點,集中體現在他們的________。
1 4.________是教育活動的主要途徑,是學校的中心工作,由此決定了教師的首要工作是教學,首要任務是教學任務。
15.教育目的是一個國家教育的總要求,而培養目標則是各級各類教育的具體要求;二者的聯系在于,________。
16.人的________是人的身心發展的內部因素,是人的身心發展的內部動力。
17.古代埃及也是大約在四千年前達到教育的鼎盛時期。根據文獻記載,埃及在古王國末期已有宮廷學校,它是________的場所。
18.夏、商、周“設庠、序、學、校以教之”,西周則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學體系。并有了“國學”與“鄉學”之分,形成了以禮樂為中心的文武兼備的六藝教育________,其典型特征是(“學在官府”)和(“政教合一”)。
19.德育對智、體、美諸育的促進功能就其共性來看主要有三點:(1)動機作用;(2)方向作用;(3)________。
20.教育目的是教育主體對于其所希望達成的結果的設定,具體說來就是教育活動所要培養人才的總的________和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