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填空題(每題1分,共15分)
31、我國最早的學校是在夏代,是時稱為__________。
32、“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反映了教師勞動的__________。
33、__________是教育者施教傳道和受教育者受教修養相互作用的活動方式的總和。
34、1995年頒布的__________規定了我國小學德育的目標。
35、教材以及學生家庭、學校和社會生活中一切有助于學生發展的各種資源是課程建設的基礎,統稱__________ 。
36、我國于1862年在北京的__________ 首先采用班級授課制這一教學組織形式,__________全國普遍采用班級授課制。
37、我國從2001年開始推行__________以“課程標準”取代原來使用的“教學大綱”概念。
38、__________是教育事業發展規模和速度的直接和最終決定因素。
39、__________是組織多數或全體學生參加的一種帶有普及性質的活動。它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使較多的學生受到教育,對活躍學校生活有很大的幫助。
40、__________是在原始文獻的基礎上加工整理而成的檢索性文獻,如文摘、索引、題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