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定項選擇題
1.C
【解析】幼兒園是對3~6周歲的兒童進行教育的專門機構,主要由教育部門負責。兒童按年齡分班,小班一般有25名幼兒,中班有30名幼兒,大班有35名幼兒,每班有2名教養員,1名保育員,或兩個班級合用l名保育員。
2.A
【解析】陳鶴琴在抗戰時期創辦我國第一所公立幼稚師范學校,即江西實驗幼師。
3.A
【解析】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沒有學前教育機構,兒童主要在家庭中接受教育。
4.C。
【解析】某次教育活動需要達成的目標是幼兒園課程的近期目標。
5.B
【解析】課程設置需要考慮兒童的不同年齡特征的需要。
6.C
【解析】保育員是幼兒園中照顧幼兒生活,同時也是從生活角度教育幼兒的人員。
7.DE
【解析】幼兒美育不是專業的學習,而是感受美、鑒賞美、表現美和創造美的能力。
8.A
【解析】@JL體育以增強幼兒體質為核心,科學的適合于兒童的體育活動是增強兒童體質最積極、最有效的因素之一。
9.C
【解析】角色游戲是幼兒通過扮演角色、運用想象、創造性地反映個人生活的一種游戲,通常都有一定的主題,如娃娃家、商店、醫院等。
10.A
【解析】夏季幼兒的戶外活動至少應為3小時。
11.BC
【解析】對幼兒來說,游戲不僅僅是一種消遣,還是幼兒的主要學習方式。幼兒在游戲中學習,在游戲中健康成長。幼兒在游戲中的學習具有以下三個特點:(1)學習的目標是隱含的。
(2)學習方式是潛移默化的。(3)學習的動力來自幼兒內部。
12.B
【解析】幼兒園課程目標是其他要素抉擇的依據和標準,并對整個教育教學起導向作用。
13.D
【解析】通過故事事例比較直觀易懂。
14.C
【解析】內容豐富才能使得活動體現出多樣性。
15.B
【解析】智育的核心問題是思維能力。
16.BCD
【解析】陳鶴琴還提出了三個具體的課程編制方法:圓周法、直進法和混合法。
17.C
【解析】家庭教育對培養個體的個性、社會性等方面有重要的意義。
18.B
【解析】家庭與幼兒園是天然的伙伴關系。
19.D
【解析】聯系手冊是記錄幼兒在家庭和幼兒園活動情況的中介方式。
20.B
【解析】兒童的教學中,教的主體是幼兒教師,學的主體是幼兒。
21.ABCD
【解析】教師勞動的示范性以及幼兒的向師性要求幼兒教師要有積極的良好的個性素養。
22.C
【解析】晨檢工作的一項重要工作是了解孩子昨晚和今晨的身體健康情況。
23.C
【解析】教師在幼兒交流時要把握幼兒心理狀態。
24.ABCD
【解析】科學研究的特征:繼承性、創新性、系統性、控制性。
25.A
【解析】教育經驗總結法是研究者以來自教育實踐的經驗事實為素材,綜合運用多種方法,
對這些材料加以分析,概括認識,揭示其內在聯系和規律,從而實現由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
的轉化的一種教育研究方法。
26.E
【解析】英國的教育家洛克在《教育漫話》一書中根據培根的“經驗論”論證了“白板說”,并提出TJL童體育、美育、德育和智育的具體建議。
27.B
【解析】中國傳統文化是一種倫理文化。
28.D
【解析】因幼兒本身的特點,教師在上課時對幼兒的坐姿要求為坐穩且端正即可,其它選項對幼兒的要求不太合適。
29.B
【解析】教育者根據教學任務編制的、有規則的游戲包括智力游戲、音樂游戲、體育游戲。
30.ACDE
【解析】直觀法是讓幼兒直接感知認識對象的方法,具體包括觀察法、參觀法、演示法和示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