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參考答案】
(教師出示照片)這是在我們生活的這個城市里拍攝的一張照片。這是一棵生機蓬勃的古樟樹。它在這個地方生長了幾百年,這地方也因為它而被叫作“大樹下”。人們珍愛這棵古樹,保護這棵古樹,欣賞這棵古樹。樹的下面也早已鋪成了寬敞的柏油馬路,它寧靜而安詳地站在這現代化都市的繁華里,站出了一道無比靚麗的風景,譜寫了一曲人與自然和諧美的贊歌。這是一棵幸運的樹,也是一棵幸福的樹。今天,我要和同學們一起了解的卻是另一棵樹…那樹,那樹的命運又如何呢?是一樣地令人羨慕呢,還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17.【參考答案】
知識目標:
(1)積累詞語,掌握“倒坍、引頸受戮、周道如砥”等詞的詞義并學會運用。
(2)了解王鼎鈞及其散文創作成就。
(3)正確認識人與自然的關系。
能力目標:
(1)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探究課文的主旨。
(2)理解托物寓意的創作手法,品味文章的藝術性。逐步培養學生的散文鑒賞能力。
(3)揣摩語言,體味關鍵語句的深層含義,培養語感。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正確認識發展與環保的矛盾,樹立科學的發展觀。
教學重點:
(1)了解那樹的生命歷程,把握樹的價值、品格及其命運,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2)掌握托物寓意的表現手法,體會比喻、擬人等修辭的表達效果。
教學難點:
(1)揣摩關鍵語句,體味作者痛苦、悲憫、憤激的情感,感受老樹命運的悲劇色彩。
(2)正確理解螞蟻王國的事情,體會作者的用意。
18.【參考答案】
可以用比較閱讀的方法,問學生“咬”“呻吟”這些詞語是否可以替換,替換后和替換前的表達效果有什么不同。
示例:
(1)試著把這句話中的“咬”字換成“鋸”,看看句子表達方式有沒有變化。
答案:“咬”是擬人化的,把電鋸比喻成一個野獸,狠狠地咬了下去,讓人覺得非常殘忍。
(2)“號叫”和“呻吟”有什么不同呢?
答案:“呻吟”有奄奄一息的感覺,大樹似乎馬上就要死了,而“號叫”就讓人覺得大樹還沒有到垂死狀態。所以“呻吟”比“號叫”更令人覺得悲哀。
(3)作者選用這些詞語,表達出什么樣的情感呢?
答案:悲憤,還有可惜。
(4)齊聲朗讀一遍,體會作者的悲憤和痛惜之情。
真題推薦:2014上半年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真題 233網校真題解析班,全面分析考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