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教師資格中學教育學簡答練習題及答案17
1.什么是榜樣法,運用榜樣法的要求有哪些?
榜樣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為和卓越成就來影響學生品德的方法。
要求有:
1. 選好學習的榜樣;
2.激起學生對榜樣的敬慕之情;
3.引導學生用榜樣來調節行為,提高修養。
2.鍛煉法的含義和要求是什么?
鍛煉法是有目的地組織學生進行一定的實際活動,以培養他們良好品德的方法。
要求是:(1)堅持嚴格要求;(2)調動學生的主動性;(3)注意檢查和堅持。
3.陶冶法的含義和要求是什么?
陶冶法是通過創設良好的情境,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品德的方法。
要求是:(1)創設良好的情境;(2)與啟發說服相結合;(3)引導學生參與情境的創設
4.認知性道德發展模式實施德育的方法和策略有哪些?
1.了解學生當前的道德判斷發展水平;
2.運用道德難題引起學生的意見分歧和認知失衡 ;
3.向學生揭示比他們高一階段的道德推理方式 ;
4.引導學生在比較中自動接受比自己原有的道德推理方式更為合理的推理方式 ;
5.鼓勵學生把自己的道德判斷付諸行動。
5.道德兩難問題的意義如何?
1.道德兩難問題可用于促進兒童的道德判斷力的發展;
2.道德兩難問題可用于提高學生的道德敏感性;
3.道德兩難問題可用于提高在道德問題上的行動抉擇能力 ;
4.道德兩難問題可用于深化學生對各種道德規范的理解,提高學生的道德認識。
6.設計道德兩難情境的要求是什么?
1. 設計的情境必須是真實的或者是可信的;
2. 設計的情境必須包含兩條道德規范,而且只包含兩條道德規范;
3. 涉及的兩條道德規范在設計的情境中必須發生不可避免的沖突 。
7.圍繞社會學習論的道德教育的內容包括哪些?
(1)人類學習必須有個體品德參與才能完成;
(2)道德判斷取決于社會學習而沒有固定發展階段;
(3)道德教育應從人的人格形成出發;
(4)榜樣對品德的作用;
(5)提出環境、行為的交互作用論。
8. 班級管理的功能有哪些?(10.1)
1. 有助于實現教育目標,提高學習效率 ;
2. 有助于維持班級秩序,形成良好班風 ;
3. 有助于鍛煉學生能力,學會自治自理。
9.班級的規章制度由哪些部分組成?
(1)教育行政部門統一規定的有關班集體與學生管理的制度;
(2)學校根據教育目標、上級有關指示制定的學校常規制度;
(3)班集體根據學校要求和班級實際情況討論制定的班級規范。
10.當前班級管理存在的問題是什么?
1. 由于受到分數壓力和教師權威的制約,班主任對班級實施管理的方式偏重于專斷型;
2. 班級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程度較低 。
相關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