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的答案。并將其代碼填入題中的括號內)
1.在教育史上主張“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墨翟
D.荀子
2.西方古代以其雄辯和與青年智者的問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 )。
A.蘇格拉底
B.柏拉圖
C.亞里士多德
D.德謨克利特
3.以下哪種學校課桌的排放方式不利于師生之間的交往及生生之間的交往?( )
A.秧田式
B.圓桌式
C.馬蹄型
D.半圓型
4.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認為是現代教育代言人的是( )。
A.赫爾巴特
B.盧梭
C.洛克
D.杜威
5.編寫教科書的直接依據和國家衡量各科教學的主要標準是( )。
A.課程
B.課程標準
C.課程計劃
D.課程目標
6.結構化策略和問題化策略屬于教學策略中的( )。
A.內容型策略
B.形式型策略
C.方法型策略
D.綜合型策略
7.社會學派教育目的論的代表人物是( )。
A.盧梭
B.凱興斯坦納
C.涂爾干
D.沛西
8.我國教育目的的理論基礎是( )。
A.我國的政治政策
B.我國的教育方法
C.馬克思主義全面發展學說
D.恩格斯個人發展學說
9.教育目的可以發揮下列哪幾種作用?( )
A.導向、規范和權威作用
B.激勵、評價和統一作用
C.導向、激勵和評價作用
D.宣傳、引導和激勵作用
10.1939年,首位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主編《教育學》的教育家是( )。
A.贊可夫
B.凱洛夫
C.布魯納
D.維果茨基
11.教師的教育專業素養除要求具有先進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還要求具有一定的( )。
A.交往能力
B.研究能力
C.管理能力
D.學習能力
12.我國義務教育的教學計劃應具有的三個基本特征是( )。
A.強制性、基礎性、科學性
B.強制性、普遍性、科學性
C.科學性、普遍性、基礎性
D.強制性、普遍性、基礎性
13.根據一節課所完成的任務,課的類型一般可分為( )。
A.新授課和鞏固課
B.講授課和練習課
C.單一課和綜合課
D.理論課和實踐課
14.學生所享有的受他人尊重、保持良好形象及尊嚴的權利指學生的( )。
A.名譽權
B.榮譽權
C.隱私權
D.人格尊嚴權
15.文化發展和教學內容的變化關系是( )。
A.文化發展在前,教學內容變化在后
B.同步進行
C.二者沒有直接的關系
D.教學內容變化在前,文化發展在后
16.造成人的片面發展的原因是( )。
A.社會的進步
B.舊式勞動分工
C.生產力的發展與分化
D.科技水平的提高
17.教師的根本任務是( ),全面實現教育目的。
A.教書育人
B.關心學生健康
C.研究學習
D.管理
18.把對集體的管理和對個別的管理結合起來的班級管理方式是( )。
A.常規管理
B.目標管理
C.平行管理
D.民主管理
19.在知、情、意、行四個德育環節中,( )是基礎,( )是關鍵。
A.知 情
B.知 行
C.意 行
D.知 意
20.班集體在育人方面突出價值的實現是通過( )實現的。
A.班主任
B.班干部
C.男女學生
D.集體教育
也許對你還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