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下半年教師資格證面試考試在2020年1月4日-5日進行,2019下半年高中信息技術教師資格證面試真題及答案將在1月4日公布。
《因特網上的信息交流-網上交流的安全》
一、面試考題
1題目:網上交流的安全
2.內容:
網絡為大家學習知識、獲取信息、交流思想、休閑娛樂提供了方便,但由于網絡虛擬、 匿名等特點,網絡安全也存在著一定的風險。 因而,了解些網絡安全的知識是非常有必
要的。
(1)設置安全的密碼
使用密碼是因特網上防止越權訪問的主要手段,在選擇密碼時,最好遵循些必要的 原則。
①密碼的長度最好在6個字符以上,原則上密碼越長越安全。
②無規律,采用組合式密碼。不使用生日、姓名電話號碼、簡單的數字或易于猜則 的字符作密碼。密碼中最好不要單純使用純數字或字母,盡里使用大寫字母和小寫字母、
標點和數字的集合。例如,使用類似“wd _625" 的字符串作密碼, 被他人破解的可能
性會相對小一些。
③密碼專用。注冊不同的網站時,最好使用不同的密碼。這樣,某個密碼被人破解,還可以保護其他方面的信息不被竊取。
④適時改變密碼。這一點很重要, 因為密碼也許會無意之中泄露。適掀變密碼,會減少因泄露個人資料而造成的損失。
(2)保證電子郵件安全
網絡上的一些用心不良者,常常通過電子郵件攻擊用戶的計算機,使用電子郵件時也 要遵循一些安全準則。
①不打開來路不明郵件。
②不要輕易打開電子郵件中的附件,必須打開時,對于郵件附件要先用殺毒軟件進行 掃描、查殺病毒。
③不隨意公布自2的電子郵件地址,以免收到過多的垃圾郵件。
④安裝優秀的殺毒軟件,啟用“郵件實時監控”功能。
你知道嗎?中國互聯網協會提供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的垃圾郵件增長很快,垃圾郵 件已經占到接收郵件的230這些垃圾郵件一部分 是收件人事先沒有提出要求或者同意接
收的郵件,它們往往包含廣告、電子刊物、各種形式的宣傳品等宣傳性的電子郵件;還有一部分是由于個人計算 機感染病毒后產生的電子郵件,它們夾雜著病毒在網絡中蔓延傳
播。
(3)網上聊天注意事項
①在網上填寫個人資料時,注意加強個人保護意識,不要隨意公開自己的個人信息。
②網上聊天時,不要把地址、電話、家庭情況等與自己身份有關的信息隨意告訴別人。
⑤盡量不要去網友見面,如果要見面,須征得父母的同意。
3基本要求:
(1)請在10分鐘內完成試講。
(2)合講解過程中要有學生參與。
(3)試講過程中需有板書呈現。
答辯題目
1.為確保網上交流的安全,在設置安全密碼時,應該注意哪些方面?
2這節課的三維目標是如何設計的?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向學生播放一個有關于網絡安全相關的報道視頻,報道中有因盜取密碼詐騙、郵件中毒、網友見面失蹤等內容。
教師提問學生:“這些現象都是由于什么原因產生的呢?”
學生回答:“因為密碼泄露、打開病毒郵件以及忽視網絡安全等原因造成。”
教師總結:“網上交流存在許多安全隱患,我們如何在上網的過程中盡可能的避免這些問題,今天我們來一起學習新課《網上交流的安全》。”
——引入新課——網上交流的安全。
(二)新課講授
任務一:設置安全的密碼
教師引導提問:“同學們,在剛剛的視頻中,存在因為密碼被盜取而出現的詐騙事件,大家聯系生活實際,想一想在設置密碼時應注意哪些事項?”并引導學生動手設置一個QQ密碼,有的同學在設置密碼的時候位數少于6位,系統提示密碼長度不夠。有的同學設置的密碼采用單純的數字,系統會建議使用數字,字母和標點等進行設置。同學們設置完密碼后引導學生觀察發現密碼設置得越復雜所顯示的安全指數越高。根據學生的實際操作提問學生設置密碼應該注意哪些事項,教師進行補充,最后共同歸納出使用密碼是因特網上防止越權訪問的主要手段,在選擇密碼時,最好遵循一些必要的原則:1.密碼的長度最好在6個字符以上,原則上密碼越長越安全;2.無規律,采用組合式密碼。不使用生日、姓名、電話號碼、簡單的數字或易于猜測的字符作密碼。密碼中最好不要單純使用純數字或字母,盡量使用大寫字母和小寫字母、標點和數字的集合。3.密碼專用。注冊不同的網站時,最好使用不同的密碼。這樣,一旦某個密碼被人破解,還可以保護其他方面的信息不被竊取;4.適時改變密碼。適時改變密碼,會減少因泄露個人資料而造成的損失。
任務二:保證電子郵件安全
教師引導學生打開自己的電子郵箱,觀察一下里面是否存在垃圾郵件,提問學生,我們可以隨意的打開每一封郵件嗎?學生回答:“不可以,因為有的電子郵件可能攜帶病毒”。引導學生以信息小組為單位結合生活經驗,盡可能多地例舉保證電子郵件安全的方法,并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比賽。比賽結束后,師生共同總結出保證電子郵件安全的方式:1.不打開來路不明的郵件;2.不要輕易打開電子郵件中的附件,必須打開時,對于郵件附件要先用殺毒軟件進行掃描、查殺病毒;3.不隨意公布自己的電子郵件地址,以免收到過多的垃圾郵件;4.安裝優秀的殺毒軟件,啟用“郵件實時監控”功能。
任務三:網上聊天注意事項
提問學生是否有網友,對于在網上聊天時會向網友透露自己的真實信息嗎?并與同桌展開討論。學生討論完畢后,請學生發表觀點,從而師生共同總結出網上聊天的注意事項:
1.在網上填寫個人資料時,注意加強個人保護意識,不要隨意公開自己的個人信息;
2.網上聊天時,不要把地址、電話、家庭情況等與自己身份有關的信息隨意告訴別人。
(三)鞏固提高
再次觀看網絡安全的報道視頻,請同學說出里面出現安全隱患的原因,并告訴大家應該如何避免。
(四)小結作業
小結:總結今天學習的知識。
作業:在自己的計算機中安裝優秀的殺毒軟件,啟用“郵件實時監控”功能,下節課請同學分享交流。
【答辯題目】
1.為確保網上交流的安全,在設置安全密碼時,應該注意哪些方面?
2.這節課的三維目標是如何設計的?
《信息的基本特征》
一、面試考題
題目來源
1題目:信息的基本特征
2.內容:
在務
例1:通過衛星電視,世界各地的人們足不出戶就能觀高到精彩紛的奧運會節目。
例2:某公司為了提高銷售人員的推銷策略和銷售技巧特地設立了每季度一次的銷售方案評獎,要求每位員工拿出自己的得意之作參加評獎。公司進行匯總裝訂成冊,發給大家學習參觀。
例3:超市老板根據計算機自動收款系統顯示分析感恩節前和啤酒和尿布的銷售產里要比平日多。于是這家商場果斷把啤酒和尿布擺到一起,大大促進了銷售。
例4:李明后悔沒有及時上網了解關于早已結束的“象棋比賽”的通知。
例5:在“赤壁之戰”中,周瑜使反間計利用曹操疑心斬首蔡瑁和張允,隨后曹操偏信龐統計謀,被黃蓋攻破,落得“火燒三軍命盡喪”的悲慘局面。通過大的事例分析,我們可以得到信息的一些重要特征:
試講題目
(1)傳遞性。信息的傳遞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例如,通過書籍報刊,我們可以了解到他人的思想和經驗:借助廣播、電視和網絡等媒體,我們可以了解發生在世界各
地的許多事情。
(2)共享性。信息作為種資源,通過交流可以在不同個體或群體間共享。信息交流與實物交流有本質上的不同實物交流,一方有所得,另-方必有所失,如同兩個人交換手中的一個蘋果,每人手中還是個蘋果 而信息交測不然,兩個人交換所掌握的一份信息,每人便用有了兩份信息。
(3)依附性和可處理性。各種信息必須你附一定的載體才能夠表現出來,為人們所接收,并按照某種需要進行處理和存儲。信息如果經過人的分析和處理,往往會產生新的信息,使信息得到增值。
(4)價值相對性。信息作為一種特殊的資原,具有相應的使用價值,它能夠滿足人們某些方面的需要。但信息使用價值的大小是相對的,它取決于接收信息者的需求及其
對信息的理解、認識和利用的能力。
(5)時效性。信息不是一成不變的東西,它會隨著客觀事物的變化而變化。信息如果不能反映事物的最新變化狀態,它的效用就會降低,一旦超過其“生命周期”信息就失去原有效用,成為歷史記錄。
(6)真偽性。人們接收到的信息,并非所有都是對事物的真實反映,因此信息具有真偽性。產生偽信息的原因很多;有些是出于某種目的,被人故意采用竄改、捏造、欺騙、夸大等手段人為制造偽信息有些是由于人們在認識能力或表達能力上的不足導致有些則是傳遞過程中的失誤造成。因而,對信息需要鑒別其真偽性。
每2人為一組,在下列參考選題中選擇一項或多項進行研討,從生活、經濟、戰爭等領或中搜集與該選題有關的典型例子,通過分析和概括,深入了解信息的某種特征。
參考選題:
一人計短,二人計長。例如“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的俗語故事。真假惟辨。例如:孫臏“減灶退敵”、諸葛亮“空城計”嚇退司馬懿等故事。老皇歷看不得。例如:找路時,使用舊的交通地圖往往會誤事。一傳十,十傳百。例如:中國載人航天成功的消息已廣為人知。
玉不琢,不成器。例如:孟浩然的待詞直白易懂,多為反復修改、推高師成。“一千個讀者,一千個哈姆雷特 ”。例如,對于同件事情,不同人有不同看法。
自擬題目:
深入了解信息的各種特征,既有利于我們準確地吧握和理解信息的基本內容也有利于我們]依據信息的特點,有效地獲取信息、利用信息,形成新的知識,挖掘信息的應用價值。從第二章在開始我們將探討和學習如何獲取信息,如何加工、管理、表達和交流信息為我們在信息社會里更好地發展做好準備。
▲練習:討論人們是如何利用信息解夫生活、學習和生產的常見問題。
3基本要求:
(1)合講解過程中要有學生參與。
(2)講解清楚信息的基本特征。
(3)試講過程中合板書進行講解。
答辯題目:
1信息的甄別與評價的方法是什么?
2本節課中,你有哪些方法幫助學生理解信息載體依附性的特點?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通過帶領學生一同回顧上節課學習過的信息的定義及信息論的不同觀點等知識。隨后教師提出問題:信息是通過什么進行傳遞的?【信息是通過載體而進行傳遞的】教師對學生答案給予肯定并適當點評學生很棒,繼而總結這就是我們上節課學習的有關于信息的相關基礎知識。接下來拋出疑問:人們通過載體獲取了信息,那又是如何高效的利用信息,信息是否有不同的特征呢?順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本節課《信息的基本特征》。
(二)新課講授
任務一:任務案例
教師設置小組探究活動,8分鐘的時間,按照信息技術學習小組閱讀教材中的5個案例,總結案例內容并探討信息有哪些特征。隨后請學生回答案例的主要內容。【①足不出戶知天下事;②銷售人員與同事分享經驗,提高了全公司的業績;③國外某超市老板根據節日前后的商品需求靈活調整銷售方案,提高業績;④李明錯過了象棋比賽的消息;⑤《三國演義》“赤壁之戰”的典故。】預設學生歸納不夠準確,教師可以進行點評學生非常勇敢,歸納總結能力有了提高,雖然歸納不夠完善,但是已趨近正確答案,很棒。教師進行總結示范,隨后教師進行引導:同學們想不想知道通過上述的五個事例可以得到哪些信息的基本特征呢?順利轉入任務二的學習。
任務二:信息的基本特征
教師設置小組探究活動,提出任務,分別逐次結合案例和信息的基本特征進行對照,并嘗試歸納案例都反映了哪個信息的基本特征?隨后請學生在教師引導下進行歸納總結。【①案例一“足不出戶知天下事”,體現了信息的傳遞性:信息的傳遞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②案例二“銷售人員與同事分享經驗,提高了全公司的業績”體現了信息的共享性:信息作為資源可在不同個體和群體間共享;③案例三“國外某超市老板根據節日前后的商品需求靈活調整銷售方案,提高業績”體現了信息的依附性和可處理性:信息必須依附載體才能表現,經過人們的接收、處理和存儲,產生新的有價值的信息;④案例四“明錯過了象棋比賽的消息”體現了信息的時效性:信息也有使用的“生命周期”;⑤案例五“《三國演義》‘赤壁之戰’的典故”體現了信息的真偽性:信息的真假會影響人的判斷。】根據學生回答的情況老師可以評價學生回答問題非常積極踴躍,答案雖然不完全準確,但是在引導下能回答出正確答案,很不錯。隨后教師講解信息的基本特征是:(1)傳遞性。(2)共享性。(3)依附性和可處理性。(4)價值相對性。(5)時效性。(6)真偽性。接著補充講解:炒股的信息對炒股人群有使用價值,而相對不炒股的人群無使用價值,體現了信息的價值相對性:“信息的使用價值,對不同需求的人價值大小不同”。隨后教師總結:信息的基本特征可幫助我們在生活、生產、學習中有很大的幫助,能大大提高對信息的處理與利用效率。最后給學生兩分鐘的時間來記憶教師所總結的內容。
(三)鞏固提高
教師布置任務,小組為單位,結合所學列舉出能體現信息基本特征的例子,互相分享并評價。學生進行舉例分享,期間進行交流心得,師生共同評價。
(四)小結作業
小結:師生共同總結本節所學。
作業:結合所學具體探索一下教材當中“探索”部分的案例都反映了哪些信息的基本特征。
【答辯題目】
1.信息的甄別與評價的方法是什么?
2.本節課中,你有哪些方法幫助學生理解信息載體依附性的特點?
《數據庫及其建立過程》
一、面試考題
1題目:數據庫及其建立過程
2內容:
(1)認識數據庫
所謂數據庫,就是一個長期存儲在計算機內的、有組織的、可共享的、統一管理的數據集合。它是一個按定的數據結構來存儲和管理數據的計算機軟件系統。
在數據庫中,數據是從全局觀點出發建立的,它是按一的數據模型組織描述和存儲,其結構基于數據間的自然聯系,且數據不再針對某一應用,而是面向全體,具有整體的結構化。不同的用戶可以按各自的需求使用數據庫中的數據。多個用戶可以同時共享數據庫中的數據。數據資源的共享不僅滿足各用戶對信息內容的要求,同時也滿足各
用戶之間信息通信的要求。
(2)建立數據庫的基本過程
在現實世界中,事物的特征反映到人們的頭腦里,經過識別、選擇、分類等綜合分析,形成了印象和概念,產生了認識。由于數據庫管理系統是一種計算 機軟件系統,而計算機不可能直接處理現實世界中的事物、所以使用數據庫管理信息、必須首先將具體事物的特征通過人腦的加工,轉換成計算機能前處理的數據、然后再由計算機進行處理。
試講題目
例如,使用數據庫管理“校本課程”信息,首先就要對“校本課程”和“學生”這兩個事物進行分析,尋找各自所具有的特征。在“校本課程”中,可供選擇的校本課程很多,如:中國詩歌研究、趣味數學、古典樂欣賞等,這些都稱為實體。所有實體的集合稱為實體集,它們所具有的共同持征也很多。對于“校本課程”實體來說,其特征包括課程名稱、課時數、負責老師等(這些都稱為屬性),但我們在這里需要用到的是課程號、課程名稱、負責老師、學生數四個屬性。對于“學生”實體來說,則需要學生
編號、姓名、性別、所在班級等屬性。然后,把上述的信息轉換成計算機能前多處理的數據,即建立數據庫。
綜上所述,建立數據庫的過程如圖1所示。
從圖中可以看出,要建立一個數據庫,首先要收集相關的信息,然后從中分析并抽取信息的特征,確定特征之間的關系,接著利用數據庫管理系統建立數據庫,最后根據需要使用數據庫。
3基本要求:
(1)講解建立數據庫的基本過程。
(2)合講解過程中要有學生參與。
(3)試講過程中合板書進行講解。
答辯題目
1請你結合生活實際說一說什么是信息系統?
2本節課你的小組討論的設如何避免流于形式,有形無實的缺陷。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介紹學校的“校本課程”數據庫:學校開設的“校本課程”數目眾多,每位同學都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并參加相關課程的學習。為了隨時掌握大家的選修情況,學校建立了“校本課程”數據庫來存儲相關信息,并且通過數據庫應用系統對數據庫進行管理與操作,同時提供數據查詢、數據統計等服務。由此來引出本節課的課題——數據庫及其建立過程。
(二)新課講授
任務一:認識數據庫
教師先讓同學們根據上節課所學的“操作數據庫”的內容,總結數據庫的一些特點:數據集合、可共享的、存儲在計算機內的、有組織的、統一管理,根據學生的回答師生共同總結出什么是數據庫:所謂數據庫,就是一個長期存儲在計算機內的、有組織的、可共享的、統一管理的數據集合。它是一個按一定的數據結構來存儲和管理數據的計算機軟件系統。
教師強調在數據庫中需要注意的一些知識點,比如:數據庫中的數據不再針對某一應用,而是面向全體,多個用戶可以同時共享數據庫中的數據,數據資源的共享不僅滿足各用戶對信息內容的要求,同時也滿足各用戶之間信息通信的要求。
任務二:數據庫建立的基本過程
教師講解建立數據庫時具體事物到計算機數據的轉換過程:具體事物的特征通過人腦的加工,轉換成計算機能夠處理的數據,然后再由計算機進行處理。
教師講解使用數據庫管理“校本課程”信息時,信息轉換成計算機能夠處理的數據的過程:首先就要對“校本課程”和“學生”這兩個事物進行分析,尋找各自所具有的特征。在“校本課程”中,可供選擇的校本課程很多,如:中國詩歌研究、趣味數學、古典音樂欣賞等,這些都稱為實體。所有實體的集合稱為實體集,它們所具有的共同特征也很多。對于“校本課程”實體來說,其特征包括課程名稱、課時數、負責老師等(這些都稱為屬性),在這里需要用到的是課程號、課程名稱、負責老師、學生數四個屬性。對于“學生”實體來說,則需要學生編號、姓名、性別、所在班級等屬性。
學生根據教師講解的校本課程的例子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總結建立數據庫的過程:要建立一個數據庫,首先要收集相關的信息,然后從中分析并抽取信息的特征,確定特征之間的關系,接著利用數據庫管理系統建立數據庫,最后根據需要使用數據庫。
【答辯題目】
1.請你結合生活實際說一說什么是信息系統?
2.本節課你的小組討論的設置如何避免流于形式,有形無實的缺陷。
現在可以先看以往高中信息技術教師資格證面試真題,以下是歷年高中信息技術教師資格證面試真題:
下載233網校APP,可方便及時獲取高中信息技術教師資格證面試真題。
教師資格證高中信息技術面試怎么考?小學教師資格證面試采取結構化+試講+答辯模式,結構化問2道問題,限時5分鐘,而后進行10分鐘試講,試講題目隨機抽取所報考學段教材上的片段內容,試講后為答辯環節,答辯環節5分鐘。
收藏本頁面,1月4日更新后可及時獲取本次高中信息技術教師資格證面試真題。
下載233網校APP,獲取更多教師資格證面試真題。
真題推薦:歷年教師資格證面試真題>>>
教師資格證面試如何快速通關?233網校還原面試情景現場,助你一舉攻下“結構化面試+試講+答辯”三大內容,實戰通關!試聽課程>>
答疑解惑:添加小編微信個人號【ks233wx3】,或關注微信公眾號【jiaoshi_233】搜索微信公眾號“233網校教師資格證考試”,關注即可一對一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