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題目為2019下半年初中歷史教師資格證結構化面試真題,來源于考生回憶,僅供交流學習使用,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
一、考題回顧
題目:《改革開放的春雷》

3.基本要求:
(1)請在10分鐘內完成試講內容。
(2)根據教學內容,適當設置提問。
(3)有必要的板書設計。
(4)教學過程中要有過程性評價。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教師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提問: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么?歌中的那位老人又是誰呢?
學生回答:歌曲是《春天的故事》,那位老人是鄧小平。
教師引導:鄧小平的主要功績是實行了改革開放,從“文革”到改革開放時期,是黨和政府全面進行撥亂反正的時期。這期間,中國經歷了偉大的歷史轉折。那么這一轉折又是怎么發生的呢?從而導入新課。
環節二:新課講授
(一)背景
教師播放視頻《復興之路》中的部分片段,提問:改革開放前的中國社會是怎樣的狀況?
學生回答:封閉落后、貧窮蕭條。
教師展示材料并提問:面對這樣的狀況,我們進行了怎樣的改變?

學生分析回答:中國發展陷入僵局之際,展開了關于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它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為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奠定了思想基礎。
(二)內容
教師引導提問:1978年12月,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如果你們是參加十一屆三中全會的與會人員,能不能從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三個角度歸納會議內容?
學生結合教材內容回答:思想路線,重新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指導思想;組織路線,形成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的第二代領導集體;政治路線,作出把黨和國家的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和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戰略決策。
(三)意義
教師播放相關紀錄片,組織學生以歷史小組進行十分鐘討論: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有什么歷史意義呢?它和以前的會議決策相比有哪些進步之處?
小組代表回答:十一屆三中全會使我們有了新思想、新領導、新道路,我國從此走上改革開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
教師總結:由此可見,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新中國歷史的偉大轉折,從此中國人民在以鄧小平為核心的第二代領導集體的領導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迎來了嶄新的時代。
環節三:小結作業
1.小結:師生共同總結回顧本課所學知識。
2.作業:翻閱當時的報紙或雜志,看看當時都是怎樣評價十一屆三中全會的?下節課一起交流分享。
相關推薦:
答疑解惑:添加小編微信個人號【ks233wx3】,進入微信學習群,或關注微信公眾號【jiaoshi_233】搜索微信公眾號“233網校教師資格證考試”,關注即可一對一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