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注冊233網校會員,領取教師資格證備考新人大禮包!點擊注冊>> |
小學教師資格教育教學知識考點精髓: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
這一理論基本觀點是:學習是指個體通過對他人的行為及其強化性結果的觀察,從而獲得某些新的行為反應,或已有的行為反應得到修正的過程。他認為觀察學習包括注意、保持、再現和動機四個子過程。
(1)觀察學習的過程
①注意階段個體首先要注意到他人的某種行為,這種注意具有選擇性;
②保持階段個體要在頭腦中儲存之前觀察到的信息,視覺表象和言語符號起著重要作用;
③再現階段個體將儲存在大腦中的表象和言語符號轉化為相應的行為和動作,使先前觀察過的行為得以再現。
④動機:動機是引起個體活動,維持并促使活動朝向某一目標進行的內部動力。是為實現一定目的而行動的原因。動機是個體的內在過程,行為是這種內在過程的表現。
2.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指人們對自己是否能夠成功地從事某一成就行為的主觀判斷。這一概念由班杜拉最早提出。
3.強化的三種形式:
①直接強化:觀察者因表現出觀察行為而受到強化。
②替代性強化:指學習者通過觀察他人行為所帶來的獎勵性后果而受到強化
③自我強化:人能觀察自己的行為,并根據自己的標準進行判斷,由此強化或處罰自己。
下載233網校APP,免費獲取教師資格證高頻考點電子書!
小編推薦:小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高頻考點匯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