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根據柯爾伯格的觀點道德推理的最高階段是( )。
A.“好孩子”取向階段
B.懲罰和服從取向階段
C.良心或原則取向階段
D.權威和社會秩序取向階段
12.認同是在思想、情感、態度和行為上主動接受他人的影響,使自己的態度和行為( )。
A.與他人基本相同
B.與大家保持一致
C.被他人認可
D.與他人相接近
13.準備對某對象做出某種反應的意向或意圖稱為態度的( )。
A.認知成分
B.評價成分
C.情感成分
D.行為成分
14.通過學習而形成的、影響個人行為選擇的內部準備狀態或反應的傾向性稱為( ) 。
A.品德
B.態度
C.意向
D.技能
15.一個人的對人對已、對事、對物的態度是( )。
A.與生俱來的
B.在先天因素基礎上形成的
C.是實踐鍛煉的結果
D.通過學習而形成的
16.個體依據一定的社會道德行為規范行動時表現出來的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征和傾向稱為( )。
A.品德
B.態度
C.意向
D.個性
17.個體對態度對象所具有的帶有評價意義的觀念和信念稱為( )。
A.態度的認知
B.態度的評價
C.態度的情感
D.態度的意向
18.由于對某種具體的道德情境的直接感知而迅速發生的情感體驗稱為( )。
A.直覺的道德情感
B.想像的道德情感
C.倫理的道德情感
D.形象的道德情感
19.清楚地意識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則為中介的情感體驗稱為( )。
A.直覺的道德情感
B.想像的道德情感
C.倫理的道德情感
D.形象的道德情感
20.人們對于某種行為要求的依據或必要性缺乏認識與體驗,不知不覺受到群體的壓力而產生的跟隨他人行動的現象稱為( )。
A.模仿
B.從眾
C.服從
D.感染
21.與依從相比,認同更深入一層,它不受外界壓力控制,行為具有一定的( )。
A.主動性和穩定性
B.積極性
C.適應性和社會性
D.內化性和意志性
22.道德兩難故事法的創始人是( )。
A.皮亞杰
B.弗洛伊德
C.班杜拉
D.柯爾伯格
23.態度的認知成分是指個體對態度對象所具有的帶有評價意義的( )。
A.知識經驗
B.觀念和信念
C.道德認識
D.道德觀
24.態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伴隨態度的認知成分而產生的情緒或情感體驗,它是( )。
A.態度的核心成分
B.動力性成分
C.非智力成分
D.內化了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