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短裙挺进太深了h女友,国产亚洲精品久久777777,亚洲成色www久久网站夜月,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您現在的位置:233網校>教師資格證>輔導知識>幼兒心理學輔導

幼兒常見傳染病的預防

來源:233網校 2014年1月14日

幼兒常見傳染病的預防

  一、傳染病的臨床特點及其發生和流行的基本環節
  (一)什么是傳染病
  傳染病是由病原體引起的一類疾病。傳染病的基本特征如下:
  1.有病原體;
  2.有傳染性;
  3.有流行性、季節性;
  4.有免疫性。
  (二)傳染病的一般臨床特點
  從病原體侵入人體到發病以至恢復,一般經過4個階段:
  1.潛伏期
  從感染病原體到出現最初癥狀,稱為潛伏期。潛伏期的長短因病原體的種類、數量、毒力及人體免疫力的不同而不同。
  2.前驅期
  病原體不斷生長繁殖產生毒素,可引起患者頭痛、發熱、乏力等全身反應,稱為前驅期,為時1~2日。
  3.癥狀明顯期
  患病后逐漸出現某種傳染病特有的癥狀,如猩紅熱出現細密皮疹,乙型腦炎出現頸項強直等典型特征。
  多數傳染病發病過程中伴隨發熱,但不同傳染病發熱持續時問長短不同。
  4.恢復期
  癥狀逐漸減輕至完全康復。
  (三)傳染病發生和流行的3個環節
  1.傳染源
  指體內有病原體生長、繁殖并能排出病原體的人或動物。一般可分為3種:(1)病人;(2)病原攜帶者;(3)受感染的動物。
  2.傳播途徑
  病原體自傳染源排出,侵入他人體內的過程稱為傳播途徑。主要有6種傳播方式:
  (1)空氣飛沫傳播;
  (2)飲食傳播;
  (3)蟲媒傳播;
  (4)日常生活接觸傳播;
  (5)醫源性傳播;
  (6)垂直傳播。
  3.易感者
  指對某種傳染病缺乏特異性免疫力,容易受感染的人。人群中對某種傳染病的易感者越多,則發生該傳染病流行的可能性就越大。
  二、傳染病的預防
  (一)管理傳染源
  管理傳染源,應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治療。
  1.早發現病人及病原攜帶者,可有效控制傳染病的傳播。
  2.若發現傳染病人或懷疑傳染病人,應及時報告衛生防疫部門,以預防并控制傳染病的流行。
  3.及時隔離病人、接觸者及懷疑傳染病人,有條件的托幼園所應設隔離室。
  (二)切斷傳播途徑
  做好日常消毒工作;教育幼兒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管理好幼兒的飲食、注意炊事用具、餐具的消毒等。
  (三)保護易感者
  1.增強兒童體質,提高非特異性免疫能力。
  2.預防接種。
  三、幼兒常見傳染病的預防
  (一)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傳染性極強,多發于冬春季。易感者多為6個月以上的嬰幼兒。
  1.癥狀
  感染水痘后,潛伏期約l0~21天。發病初期l~2天多有低熱,隨后出皮疹。皮疹出現順序為頭皮一面部一軀干一四肢。
  2.護理和預防
  護理:保持皮膚清潔,防止小兒搔抓皮膚,可用爐甘石擦劑止癢。
  預防:保持小兒活動室、睡眠室空氣流通。少帶幼兒到公共場所,避免讓幼兒接觸病人。發現病兒應及時隔離、治療,隔離至皮疹全部干燥、結痂,沒有新皮疹出現方可回班。接觸者檢疫21天。病兒停留過的房間開窗通風3小時。
  (二)風疹
  風疹是由風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風疹病毒在體外生存能力很弱,因此傳染性較小。本病多發生于冬春季。
  1.癥狀
  潛伏期約l0~21天。前驅癥狀較輕,表現為低熱、咳嗽、流鼻涕、乏力、咽痛、眼發紅等類似感冒的癥狀,同時身后、枕部淋巴結腫大。在發熱的1~2天內開始出皮疹,從面部、頸部開始,24小時內遍及全身。手掌、足底沒有皮疹。皮疹一般在3天內消退。出疹期間病兒精神良好。
  2.護理和預防
  護理:病兒需隔離至出疹后5天。病兒宜臥床休息、多喝開水,飲食有營養、易消化。注意保持皮膚衛生。
  預防:可注射風疹疫苗。其他同水痘預防。
  (三)猩紅熱
  猩紅熱是由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經飛沫傳播,也可由被污染的用具、食物、玩具等傳播,多發生于冬春季。
  1.癥狀
  潛伏期2~5天。病初以發熱、頭痛、咽痛、嘔吐為主,咽部發紅,扁桃體紅腫,有膿性滲出物。l~2天內出皮疹,從耳后、頸部、胸部迅速波及軀干、四肢。全身皮膚潮紅、布滿針尖大小的點狀紅色皮疹,手壓可退色。在腋窩、肘彎、腹股溝等處,皮疹細密如條條紅線。面部充血潮紅,口唇周圍皮疹稀少,呈環口白圈。舌面光滑、舌乳頭腫大,像楊梅,稱“楊梅舌”。皮疹2~4日內消失,1周左右開始脫皮。少數病兒可并發急性腎炎等疾病。
  2.護理和預防
  護理:隔離病兒至少7天。遵醫囑,徹底治療。
  預防:同水痘。
  (四)流行性感冒(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病毒經飛沫傳播。人群對流感普遍易感,常發生流感大流行。
  1.癥狀
  潛伏期為數小時至數日。發病急,寒戰、發熱、體溫可達39℃以上,伴有頭痛、倦怠乏力、關節肌肉酸痛等,還可出現惡心嘔吐、腹瀉等消化道癥狀。流感的全身癥狀明顯,而呼吸道癥狀較輕。兒童患流感容易并發肺炎。發熱3~4天后逐漸退熱、癥狀緩解,乏力可持續1~2周。
  2.護理和預防
  護理:應臥床休息,退熱后不要急于活動。多飲水,吃有營養、好消化的食物。
  預防:增強體質。流感流行時,少去公共場所,減少聚會;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注意隨天氣變化增減衣服;接種流感疫苗。
  (五)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傳染性較強,主要經飛沫傳播,多發于冬、春季。易感者多為2歲以上兒童。
  1.癥狀
  潛伏期約為14~21天。一般先于一側腮腺腫大、疼痛,后波及對側,約4~5天消腫。腮腺腫大以耳垂為中心,邊緣不清,表面發熱,有壓痛感,咀嚼時疼痛。伴有發熱、畏寒、頭痛、食欲不振等癥狀。若出現嗜睡、頭痛、劇烈嘔吐等癥狀應及時就醫。
  2.護理和預防
  護理:病兒宜臥床休息;多喝開水,吃流質或半流質食物,避免吃酸辣的食物;要常漱口;可服用板藍根治療,腮腺腫痛時,可冷敷,或以中草藥外敷(如青黛散、紫金錠等)。
  預防:隔離病兒,至腮腺完全消腫。接觸者檢疫觀察約3周,可服板藍根沖劑預防。可注射腮腺炎疫苗。
  (六)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流行比較廣泛的常見傳染病。傳染源為病人及病毒攜帶者。
  1.癥狀
  病毒性肝炎分甲型、乙型、非甲非乙型等多種類型。主要癥狀為食欲減退、惡心、乏力、腹瀉、肝腫大有壓痛,不喜歡吃油膩食物等;部分人有黃疸(鞏膜、皮膚變黃)。
  2.護理和預防
  護理:隔離病人。肝炎病人應多休息,病情好轉可輕微活動。飲食以少脂肪、多維生素及適量蛋白質和糖類為宜。
  預防: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后洗手,講究飲食衛生,防止病從口人,水杯、牙具等應個人專用;做好日常消毒工作;幼兒的食具、水杯等應煮沸消毒(水燒開后煮15分鐘以上)。

相關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涪陵区| 巨野县| 含山县| 霍林郭勒市| 文山县| 临漳县| 岳西县| 修水县| 镇平县| 舞阳县| 青阳县| 洪泽县| 盘山县| 泽州县| 苏尼特右旗| 应城市| 桐城市| 历史| 台东市| 顺平县| 景东| 雷山县| 连州市| 南京市| 浮山县| 宁强县| 宜宾县| 枝江市| 神池县| 梁河县| 嘉禾县| 抚顺县| 措勤县| 泉州市| 宽城| 枣庄市| 密云县| 通江县| 永春县| 绵阳市| 孙吴县|
登錄

新用戶注冊領取課程禮包

立即注冊
掃一掃,立即下載
意見反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