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注意是心理活動必經的唯一門戶
注意不像感知那么單純,它和一切心理過程聯系著。感覺、知覺、記憶、想象和思維都有注意伴隨著,在整個認識過程中,注意始終參與著。同樣,情感過程表示對事物的態度,在態度表現之前,如果沒有注意,情感就無從表現。因為沒有注意對象,究竟應該表示愉快,還是畏懼,就無從確定了。意志過程也是一樣,沒有足夠的注意,怎能決定、執行、克服困難?所以說,一切心理活動,不論是言語、思維、情感或意志,都可能成為注意的對象。注意和一切心理過程聯系著。
注意也和人的個性特征分不開,因為注意是屬于主體方面的。我們自己注意、感知、觀察、回憶和思維時,都顯示了個人對于事物特殊的活動,正如表示一個人的能力、氣質或人格一樣,注意也刻畫一個人的特點。
人的注意,如果是一時的、偶然的活動,還不足以說明人的個性;如果是經常地、持久地注意某些事物,這就能表明人的心理特征了。一個人經常注意體育消息,聚精會神觀看體育比賽,認真討論運動技術,而在音樂方面表現很冷淡,這個特殊的興趣是由特殊的注意來標志的。注意和興趣是密切相關的,其他像能力、氣質或人格也是一樣,注意和個性心理特征是分不開的。
人在集中注意的時候,往往伴隨著一些特殊的表情和動作,這些表情和動作,就構成了注意的外部特征。例如,當一個人在試圖聽清一個微弱的聲音時,他會把脖子向前伸,把手掌弄成凹形放在耳朵后面,甚至閉上眼睛以避免干擾;當注意高度集中的時候,全身肌肉都緊張起來,一切多余的運動都會停止,甚至連呼吸也暫時屏息了;呼吸的比率也有了變化,平常吸氣與呼氣長度和深度的比例是相等的,注意的時候就不是這樣了,吸氣的時間和深度加長了,呼吸比較短促,十分注意的時候,也會暫停呼吸,面部表情沒有變化,呆若木雞。掌握注意的外部特征,對教育工作者具有重要意義。有經驗的教師能夠根據學生注意的外部特征,如聽課時伸長脖子、眉開眼笑、側耳靜聽,說明注意聽講或聽懂了;若學生聽課時皺起眉頭,則表明沒聽懂。通過這些外部特征,可以了解學生上課時注意集中的情況,判斷學生對教材的理解程度,從而改進教學方法,使教學過程順利進行。當然,注意的外部特征和注意的實際情況有時不一致,有經驗的教師不只從學生的外部表現,而且也根據其他方面來考察學生的注意。只有這樣才能作出正確的判斷,才不會被某些現象所迷惑。
四、注意的種類
注意有兩種:一種是無意注意,即沒有預定目的、被動的、自然而然地發生的注意。如大家聽課,突然門開了,進來一個人,大家便不由自主地把頭轉向進來的人;另一種是有意注意,即有預定目的,并費一定努力的注意。從是否需要作出意志努力來看,有意注意顯然又可分為兩種類型:非意志注意,即不需要作出什么意志努力的有意注意;意志注意,即需要作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有意注意。如聽課,一般地聽課都是有目的的非意志注意,然而,經過預習對重點、難點的聽課,則是有意志參與的意志注意。
以上兩種注意各有好處,也各有特點。無意注意的好處在于不費力,不會引起疲倦,但是沒有預定目的,容易干擾正在做的工作。有意注意的好處是符合我們的目的,缺點是很費勁、容易疲倦,又容易受意外刺激的干擾。
從注意的生理機制來看,注意是人對客觀事物的一種定向反射,它保證機體能夠清晰地感受周圍環境的刺激,作出適當的反應。注意的中樞機制是由于客觀事物的影響,在大腦皮層的有關區域內產生了優勢興奮中心。這樣就能對那些與這個優勢興奮中心范圍相應的客觀事物進行更清楚的反映。同時由于興奮與抑制的相互誘導作用,就使大腦皮層其他區域內所受的刺激,在一定程度上都被抑制了,這時就產生了對別的事物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