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態度與品德的形成及其培養
品德是道德品質的簡稱,是個體依據一定的社會道德行為規范行動時表現出來的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征和傾向。
品德的心理結構:1道德認識;2道德情感;3道德行為。
道德認識也較道德觀念,只對道德行為規范及其執行意義的認識。
道德情感指伴隨著道德認識而產生的一種內心體驗。
道德行為指個體在一定的道德認識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勵下所表現出來的對他人或社會具有道德意義的行為,使完成道德認為達到道德目的的手段。
皮亞杰提出兒童的道德判斷有一個從他律到自律的發展過程。他認為兒童6歲之前處于無道德規則階段。6—10歲處于他律道德階段。10歲以后的兒童進入自律道德階段。
柯爾伯格提出三個水平六個階段的道德發展階段論。水平一:前習俗水平。水平二:習俗水平。水平三:后習俗水平。
態度對品德形成的一般過程與條件:1遵從;2認同;3內化。
態度與品德改變的一般過程與條件:1醒悟階段;2轉變階段;3鞏固與穩定階段。
上節內容:
相關鏈接:
試題推薦:
特別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