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簡答題
1.簡述美育的任務。
2.簡述最近發展區概念及其意義。
3.教學過程中貫徹直觀性教學原則有哪些基本要求?
4.童年期兒童的學習特征是什么?
5.學生的學習是人類學習的一種特殊形式,它的特殊性表現在哪些方面?
三、材料分析題
1.北師大版《數學》三年級上冊《需要多少錢》(兩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的教學片斷: ①出示買賣的情境圖(圖標有泳圈的單價l2元,籃球的單價15元)。
②引導學生提出數學問題。 ③探索算法多樣化。
師:買3個球需要多少錢?算式怎樣列?
生:15x3=
師:應該怎樣算呢?
生1:我用加法l5+15+15=30+15=45(元)
生2:我用乘法10x3=30 5×3=15 30+15=45(元)
生3:把l5看成3個5,共有9個5,得45(元)
師:你喜歡用什么方法?
生1:用加法。
師:用加法也可以。
生2:用乘法。
師:好的。
④練習70x5=24x2=13x5=31x3=34×2=24x4=
師:你喜歡用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
學生練習時筆者觀察了7位小朋友所用的方法.其中有4位是采用加法的……
問題:請從算法多樣化與優化的層面上加以分析。
2.一位教師在執教《落花生》一課,學到父親的話“花生的好處很多……必須挖起來才知道’時,組織學生開展了一次題目為“你更喜歡誰”的辯論。課堂上學生參與積極,情緒高漲,“花生派”和“桃子石榴派”針鋒相對,結果“不但對別人有用,而且講體面”的觀點占了上風。“花生派”的神情甚是尷尬。
問題:請談談你對以上教學片段的看法。
四、教學設計題
請為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第三冊《風》設計一個隨文識字的教學片段。
相關試題: